文试的题目已经发下去,礼官点上一炷可燃烧半个时辰的香,宣布开始。
傅青词终究没能回答傅青溪之前的话,因为她自己的心,此刻已经变为一团乱麻。就在她听到傅青溪说想要岳孤名做她的驸马的时候,她的心就已经乱了,她清晰的感觉到那混乱中夹杂着一股难言的酸涩。
傅青词发现,原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心中竟然有了岳孤名的影子了,他们不过才见了寥寥两面而已。傅青词甚至有点模糊,她甚至还不了解他是怎样的人。
岳孤名是什么样的人,傅青词想起在太子那里时,见到他和东篱王一同坐在树下煮茶,那时候他是从容的。他见到她时礼貌周到,却又带着比对其他人更清冷的疏离。
他有一双幽深沉寂的眼睛,那里面仿佛藏着无数她看不清的情绪,每当她想要看清的时候,又消散的毫无痕迹。想起太子对他的信任和依赖,又或者第一次在城外的树林中,他毫无征兆的救了她。
傅青溪看着发呆的皇姐,以为她被自己的大胆震住了,否则一向清雅端庄,镇定自若的皇姐怎么会突然不说话了?
实际上傅青溪自己也被自己惊住了,她刚才说了什么,是和自己的皇姐说,她想要那个才刚刚见过一次面的陌生男人做她的驸马吗?天,她还未到及笄之年,明年三月她才满十五岁,傅青溪的脸红了又红了,灼热的气息连她自己都觉得不能忍受,但这次她却没有勇气再对傅青词说什么,而是低下了自己的头。
半个时辰很快结束,期间皇帝和在座的众位大臣都耐心等待着皇子和众位公子的比试结束,御学是天启最高的学府,能来这里读书的贵公子并不多。
侍人将试卷收集中收上来,将名字用特殊的手法盖住,然后分发给早就等在一边的大学士审批。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不多时大学士们已经将试卷审批完毕,并由侍人将评选出的前三名交给皇帝审阅。
皇帝接过前三名学子的文章逐一翻看,不可否认,这几篇写的都很好,年纪轻轻就对策论能有如此见解,实属难得,看来天启的世家子弟并没有荒废学业。但皇帝的心情却不能算得上好,不需要看名字,皇帝便知道前三篇中并没有太子的文章,因为太子的字迹他早就熟悉。
木秀于林,太子不在前三也好。皇帝不动声色的拆开被封住的名字,抬头看着众多注视自己的目光,朗声道:“第一名傅青奇,第二名张新光,第三名周天陵。”众人听到这个成绩神色各异,第一名是九皇子,第二名是太师的孙子,第三名是大将军的儿子。
众所周知九皇子是三皇子的亲弟弟,太师太傅是不敢不用心教导的,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也无可厚非。大将军是三皇子的人,周天陵作为大将军家的小儿子,得了第三名也很正常。还有太师的孙子,太师本就博学,他的孙子能进前三名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太子籍籍无名,不免显得太过平庸了些。其实太子并非资质愚钝,皇帝虽然比不得先帝雄才大略,但也英明睿智,先皇后更是天启有名的才女。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三皇子有意大位,太子的教导自然是他所关注的。
皇帝也明白,这些个人并不用心教导太子,太子就是因为那些师傅的疏于管教,才如此成绩平平。但好在第一名是九皇子,皇家还不算太丢脸。皇帝并不把太子的学业寄希望于这些个见风使舵的师傅上,他最近为太子请了新师傅,希望傅东篱为太子推荐的新师傅可以让太子变得不一样吧。
傅青词对于这个结果早有准备,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也知道太子的学业想要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