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四十一章 颠鸾倒凤

作者:王小乱|发布时间:2024-12-20 12:44|字数:3033

  夏初傍晚的气息最是怡人,尤其是当园子当中百花吐艳之际,更是叫人心旷神怡,不忍离去。

  徐妙锦轻扶着燕王妃缓步在曲径通幽之路,两侧是各色盛开的花卉,杂乱而又清新的香气随着微风扑面而来。

  “妹妹,你看这花儿开得多好,可是即便是再繁盛,也终是躲不掉凋零的命运。”燕王妃轻叹道。

  “花无百日红,人也是如此,哪里有长盛不衰的道理。”她看着被雷雨打落一地的残花不禁感叹人生变化无常。

  “是啊,就像这昙花。”说着,二人走到一盆正渐渐绽放的昙花前,拳头大小的洁白花朵就这样在人们的注视下用生命去盛开,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灵魂都孤注一掷在其中,哪怕很快便芳魂逝去,终究是不怨不悔。

  “昙花绚丽,却也短暂,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它将自己的一切全都倾注在这一朵花之上,所以凋零的也是最快的。人,自然也是如此的。”说着,她伤春悲秋般的凄楚转过身握着徐妙锦的手轻轻叹道:“找到你我虽心下欢喜,可是冷静想来,却又着实担忧。如今你的身份,母亲和两位兄长皆已知晓,虽然还不能立刻接你回京认祖归宗,可是总会有那么一天。当时只顾着心下高兴,却忽略了你和王爷的事。原本若是不知情,那你们自然是要顺理成章地喜结连理,可是如今你的身份不同,你的婚事恐怕要费些周折了。”

  “姐姐……”

  “不过你放心,虽然你和王爷的事情我还未同家人说明,但是等时机一到,我必定亲自和母亲去说,我想她应该不会太反对的。如今你我姐妹既然已经相认,很多事情我自是无需再瞒着你。你也知道如今王爷处境艰难,政治上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女人应该插手的,可是整日瞧王爷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下也不好受,新帝刚刚登基便下了旨意不许藩王回京奔丧,你可知对于向来心高气傲的王爷来说,这是何等的欺辱啊。他虽然口上不说,但是我能感觉得到,王爷如今正是艰难时刻,更要事事小心谨慎,他此刻怕是无法再跟新帝去讨要你的道理。”

  “姐姐说得我怎会不懂,妙锦哪里是那样不识大体的人呢。姐姐有什么吩咐,直说便是,你我姐妹二人哪里还需要绕弯子,过场面呢。”徐妙锦连忙道。

  燕王妃感动至极地含泪点点头:“好好,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再忌讳什么了。妹妹,原本打算早点把你送回京师去,早日和家人团聚,可是没想到先皇驾崩,新帝继位,你也知道当今皇上必定是对藩王多番忌惮,几经猜疑的。你看他如今不让王爷们进京奔丧便可看得出来,如今虽然看上去表面是风平浪静,可是却暗流潮涌,而你是我的亲妹妹,是王爷的妻妹,又是从燕王府上出去的人,回了京难保不会被当成是王爷的细作,先皇曾经在诸多藩王当中最是宠信王爷,难保不会招人嫉恨在心,人有祸兮旦福,谁都保不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像这昙花一样,盛极而衰之事古往今来何止一桩两桩。你此时若是回去难保不会有危险,可是我又怕你留下来,万一王爷有个什么会牵连到你,所以我就想问问你的意思。”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师父这些日子整日同朱棣商议要事,还未明确自己何时离开,而朱棣虽然忙得天昏地暗,可是每次见到自己,眼底都蕴含着深深的眷恋之意,那种守望的目光,让她每每看到都会心如刀割,他似是怕自己突然消失不见一样。

  尤其是道衍大师也曾旁敲侧击,想让徐妙锦回京,他便更是畏惧矛盾,两人每次见面虽然表面上都云淡风轻,故作轻松,但是他们却清楚这心底的煎熬是何等的难受。

  “我留下来,随时听候姐姐吩咐。”

  闻后,燕王妃连忙又道:“你能这样想最好不过,我还真怕你这个时候要回去呢。妹妹,你放心,只要此番劫难一过,我立刻修书给家里,叫兄长派人来接你回去。”

  “姐姐,要我留下来是你的意思,还是王爷的意思?”

  “王爷自然也有此意,可更多的还是我担心你回去的安危,虽然也有母亲和兄长照顾,可终究还是觉得把你留在我身边看着更放心些。”

  “好,我全听姐姐安排。”她含笑安慰道,心底却腾升起许多不安之感来,从燕王妃面上的紧张之色瞧去,看来朱棣如今的处境已不是危险那么简单了,只怕朱允炆会做出更过分的举措来,师父当初说的撤藩,怕是不远了。

  想到此处,她不禁惊得一身冷汗。

  从花园回来后,朱棣已经等候在她的院子里。周围很静谧,除了虫鸣声,便是微风吹拂翠竹的声音,粹雪已经被支走,院落安静得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她站在石拱门前满目柔情地望着自己面前的男子,消瘦的面颊俊朗不减分毫。

  就这样四目相对,互望不语,心底早已缠绕着丝丝缕缕的感触。

  他缓缓张开手臂,含笑静候着她。她便如飞蛾般朝他的怀抱飞奔过去。

  身体的温热透过罗衣传递给彼此,他的怀抱安稳温暖,身上淡淡的特有气息总是叫她痴迷留恋。

  “我好想你。”朱棣低声呢喃道,深呼吸,嗅到她发间的清香。

  “昨天不是见了吗,真是傻话。”她轻语嗔道。

  “我有件事想和你说。”他犹豫许久,还是忍不住说出口。

  “你说。”

  二人不舍地放开怀抱,彼此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他伸出手轻轻将她耳畔凌乱的发丝捋到耳后,顺势轻轻摩挲着她粉白玲珑的耳垂道:“其实,有件事我始终都在瞒着你。”

  “什么事?”她狐疑道。

  “还记得那次你说叫我娶你的事吗?”

  她慢慢低下头,心中酸涩。

  “那时我说我们命相不宜成亲,最少要等一年,我骗了你。其实,是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娶你,你便会在将来助我大业一臂之力。”

  她诧异地微微张着嘴抬头看着他认真心痛的眉眼,她万万没有想到朱棣会主动说出这番话,当初在书房门口她无意听到他和道衍下棋时说的话,她就知道,朱棣早已知晓不娶自己,自己便会助他大业,当时他曾那样信誓旦旦地说为了自己心甘情愿的话,她才会因此而决定回京。

  见她惊愕的表情,他极其认真地说:“经历父皇驾崩之事,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爱的人能够守在身边,是最大的幸福。妙锦,我不要你助我什么大业,我更不愿意让你离开我,我只希望你这辈子能永远守在我的身边。什么野心抱负,什么戎马倥偬,那些本就不该是你参与的事情,我不能自私地把你也拉进来。如今我的处境你也应该清楚,皇上看来已有撤藩之意,一旦撤藩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会兵戈相见,自古藩王起兵大多惨败,可是我不敢保证不会有那么一天,若是跟了我,恐怕你就选择了一条极难的道路去走。而如果你回京,你就是魏国公府的三小姐,将来或许会被指婚给一位皇亲贵胄成为正室。如何选择,我都不怪你。”

  徐妙锦此刻已经潸然泪下,她泪眼婆娑地凝视朱棣深情的双眼,伸出手抚上他的脸颊哽咽道:“你隐忍这么多年,即便是皇上当初来北平的时候,你都那样的谦恭甚微,起兵之事关系到你的身家性命,连姐姐都不知道,你怎么就这样毫不顾忌地告诉了我?你就这样相信我?”

  “是啊,我想我一定是疯了,可是你知道吗,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一看到你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把累积在心底的事情,全都和你分享,我想要你知道我的抱负,我想要你知道你爱上的是一个多么不凡的男人。你能相信吗,那次山洞射箭是我平生第一次那样毫不顾忌的将我的性命,交到他人手上去掌控,我就是这么这么地相信你,我自认为谋略出众,自认为勇气超群,可是在你的面前我竟脆弱的不堪一击。这样没出息的我,你可还喜欢?”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王爷,此生我的人,我的心,我所有的爱慕全都给你,永世不会改变。”她说得婉约动人,让朱棣听得心发烫。

  只见他的目光愈发灼热,还未等他俯身,她已经主动吻上去。月光狡黠,清风微动,情动之下他弯腰将她横抱起来朝房间阔步而去。

  这一晚红鸾帐内卧鸳鸯,颠鸾倒凤尽欢愉,满室旖旎春光,处处温柔爱意。

  徐妙锦从未像此时这般感激朱允炆,虽然嫁给过他,他却因厌恶自己,未曾动她分毫,让她至今守身如玉,或许是命中注定她的良人不是他,而是此刻与她心心相印的男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