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91.鞑子的斥候兵

作者:幸运特快|发布时间:2022-04-15 10:32|字数:5019

  这么一来,无论是多尔衮、阿济格,还是汉奸范文程,都怒不可遏。

  多尔衮和他哥哥阿济格自不必说,眼看就要到手的天下,让那个造谣的家伙几句瞎掰给弄没了,当然气愤。

  而范文程,自诩为大清第一文臣,就是智囊,专门以出馊主意闻名于世。

  今天让人家在自己面前摆了这么一道,把自己和自己的主子耍得团团转,而自己竟然没有还手之力,觉得面红耳赤,汉奸的虚荣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痛定思痛之后,无论是多尔衮还是范文程,都觉得这个制造谣言的家伙,用心之毒,简直就是超越了整个时代。

  这个谣言一共分大部分,第一部分说的是多尔衮已经没有资格指挥这支军队了,这一方面是要让多尔衮的手下叛变他,一方面要让多尔衮吓得屁滚尿流,赶快跑回沈阳去看动静。

  这个部分要让多尔衮赶快离开明朝的地盘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但是,让多尔衮的手下全部叛变的目的却达到的。

  而且,这种谣言对多尔衮的精神杀伤是无与伦比的,多尔衮当时是当场吐血的。

  这个谣言的第二部分,是说鞑子们进攻大明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大明到处都是鼠疫,他们来了是送死来了。

  果然,即使到了现在,多尔衮他们也不敢再倒背大枪进北.京了。

  虽然他们有这个能力。

  这个谣言从几个方面一齐使劲,目的只有一个,让鞑子们赶紧滚蛋。

  尽管多尔衮仍然稳住了军心,鞑子兵仍然没有被谣言吓得赶快跑回沈阳,但是,整个鞑子军队却被这个谣言的那个小尾巴弄得焦头烂额。

  那个造谣的小子阴损得很,他竟然想出了一个什么叫消灭传染源的说法,让鞑子兵对自己害怕的所有人用弓箭“消灭”。

  结果,整个鞑子军营立刻就翻了天,那个造谣的小子上嘴唇一碰下嘴唇,20万八旗铁骑,就剩下7、8万了。

  而那些奴隶,更是早就没了影,多尔衮现在几乎是要打洗脚水都得自己去了。

  别的不说,这种精神折磨实在受不了。

  私下里,范文程都觉得,就是自己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么阴损的招术。

  这个小子这是一箭几雕哇?

  当初自己都差点儿没让看自己不顺眼的鞑子兵干掉。

  什么办法能让一个军纪如此森严的军队变得这么疯狂呢?

  多尔衮他们这些受害者,加上谋士的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共同作用下,全部转了向。

  刚才还准备出主意让多尔衮进行“战略转移”,赶紧溜之乎也的想法立刻被彻底取消,所有人都发恨准备对“汉狗”进行残酷的报复。

  范文程说:“摄政王,既然来打咱们的就是孙传庭,他就是明国最后一个名将。整个明国也只有他这一支官军还能到底打。今天如果消灭了他,以后咱们就能直接进北.京!”

  这个想法不新鲜,这是满清在半年之前就已经衡量过了的。

  当然,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因为,至少就在他们的老家,还有一支天下闻名的关宁铁骑,那是一支至少是名义上的雄师劲旅。

  可是,以多尔衮他们的战略,他们要从背后直扑北.京,等到他们占领了北.京之后,那支没有主人的军队,只要派人招降就行了。

  就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崇祯让闯贼逼死之后,辽东的军官们自己就找到满清要求投降了。

  所以,这时多尔衮他们连完成既定的进军明朝的大计,带给自己找回颜面,几个方面的要求都是需要他们向孙传庭的官军进攻。

  理论上如此,但是,要消灭孙传庭,任务并不轻松。

  当初他们跟孙传庭突然遭遇的时候,他们以为来的这支官军跟其他明朝的官军一样,也是不堪一击。

  虽然这支官军没有看到鞑子就跑,但是那只能说明他们不聪明。

  于是鞑子兵怪叫一声,就向孙传庭的官军扑上来。

  可是,他们没到跟前,就被一顿炮火打得晕头转向,几百个鞑子兵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这次真正跟孙传庭进行决战,必须注意孙传庭拥有大量古怪的火炮的问题。

  多尔衮一面派出大量斥候对的军营进行详细地侦察,一边对阿济格说:“消灭孙传庭,就由你来进行。让洪承畴带你去,他自有办法。”

  阿济格得意地狂吼一声。

  这是因为,阿济格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只有匹夫之勇的蠢货。历史公认,这家伙没长一点儿脑子。

  很多时候多尔衮甚至不敢把自己要干什么通知他,因为已经知道他完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多尔衮的事情只跟多铎两个人商量,也只由他们两个进行。

  阿济格的作用,在于平时用这个庞然大物来向其他王爷、贝勒显示力量,用这只纸老虎来吓唬别人。

  今天,多铎彻底废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落到了他阿济格身上,阿济格怎么能不感到得意非凡!

  大的战略已经制订,其实没有太大难点,现在需要决定的是,决定具体的作战方案。

  而这些,都需要等到斥候报告上来最新情报之后才能决定。

  斥候,绝对不是现在人理解的侦察兵那么简单。

  斥候,任务是在部队行进时担任越前搜索,驻营时担任远方警戒。

  斥候骑兵兼有袭扰、钳制、侦察、通讯支援的功能。

  所以,斥候除了长眼睛看之外,还有很强的作战能力。

  很快,鞑子的斥候把发现的情况向多尔衮做了报告。

  斥候报告,孙传庭的老营扎在那边的山岭后面。

  孙传庭把大部分人马驻扎在一个小镇里边,小镇的小城墙上面,到处都是大炮。

  而这个小镇前面,是那个被断开的山岭。

  山岭中间是一条从草原到山西内地的大道,而在大道两边的山头上,孙传庭布置了两个哨所,监视着大道,而且用几门大炮,把这些哨所武装成了要塞。

  要进攻孙传庭的老营,就要从这些大炮下面通过。

  孙传庭的大炮鞑子们是真的领教过了,似乎比袁崇焕还凶猛得多。

  而孙传庭把自己的老营,就是后来所说的总部,设置在小镇里边,在城墙上面放上大炮,也是所谓的“凭坚城,用大炮”。

  这个东西确实难啃,汉人就爱整这个玩意儿。

  要攻克孙传庭的老营,总体上可以成功,但是,要付出的代价可是相当高昂。

  当然,回头看看,多尔衮自己的军营也是这么布置的。

  多尔衮的军营背后是草原,实在支持不住,他们转身就走,直接就回沈阳去了。

  而在他们前面,就是他们扒开的明朝的边墙,是当初他们进攻明朝的地方。

  而这时明朝的城墙,已经成了多尔衮防守的工事,他在上面也架满了大炮。

  这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都是这个时代的名将,大家的见识差不多。

  多尔衮他们注意研究着孙传庭的老营,想着巧妙攻破它的办法,却没有注意到一件事,出去侦察的斥候只回来了一半儿。

  其他的斥候骑兵,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复命。

  ----

  而这时孙传庭手下的夜不收,正在多尔衮军营外面第2里的地方的树丛里边趴着。

  跟正规的鞑子对抗,看着鞑子兵呲牙咧嘴地杀过来,明朝的官军还是觉得双腿发软,不敢招架。

  可是,要说专门伏击对面来的斥候骑兵,孙传庭的手下早就有了从对付闯贼探马那儿得到的经验。

  这时他们使用的是梦旭光发明的连弩,没有声音,射程又远,而且可以卧倒在地面上,草丛里,树丛深处。

  跟要射箭之前必须站起来的鞑子兵相比,这种隐蔽性是天壤之别的。

  鞑子的斥候兵没有发现有人跳出来向自己射箭,于是小心的从官军的身边经过,结果一组3支的弩箭一次就飞出来十几支之多,想要不死都难。

  鞑子兵的悍勇根本没地方用,死得比窦娥还冤。

  看着自己的斥候骑兵交出来的几十个鞑子脑袋,孙传庭心里也是美得不得了。

  明朝的官军过去对鞑子兵是望风披靡,连看见人影的机会都少,更不要提什么杀敌了。

  可是,这次他们居然成堆地往家里拎鞑子脑袋,这可是大明官军跟鞑子交战几十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啊!

  孙传庭虽然跟皇上闹得很不愉快,可是,他毕竟还是大明军官的最高指挥官,兵部尚书。

  他的胜利,已经不是他自己的胜利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整个大明官军的作战能力的上升。

  现在看来,鞑子的脑袋也是很好摘的嘛!

  可是,旁边的梦旭光却抱怨说:“一个活的都没有!咱们也不能光要死人哪!咱们得知道鞑子现在干什么,想什么哪!”

  孙传庭点头说:“嗯,先生说得有道理。看来应该派一些一流好手,出去弄一些活的回来。”

  一听到要活的,官军们都拉长了脸。

  这是因为,躲在人家背后放冷箭容易,要抓活的,就得跟人家正面交锋,那时,人家的真功夫就要你的脑袋了。

  这种危险差事,没有人愿意去干。

  梦旭光扭头挨个看看这些刚才还趾高气扬的斥候,只好叹了一口气说:“那多出去一些人,想办法打伤一个,再弄回来,有没有人能做到哇?”

  这些官军互相看看,觉得道爷这个主意还不错。

  暗算几十个鞑子,总能有个别命大的中了箭还不死吧?

  那样的小强,拽一个回来,也许就能交差。

  于是当官的和当兵的也就不再讨价还价,计划就这么通过了。

  孙传庭又派出了双倍的斥候骑兵,这次要找机会活捉一个鞑子过来。

  梦旭光跟孙传庭正要到各处去检查一下防务,忽然发现李光恩正狗颠屁股垂儿似的笑嘻嘻地绕着自己转悠。

  梦旭光实在烦李光恩,于是问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少整没用的!什么事?”

  李光恩笑嘻嘻地说:“道爷,把你那个狙击弩借我使使。另外求你跟大人说说,让我也带几个人出去呗!我保证连死的带活的,弄几十个回来。”

  梦旭光瞪着李光恩,过了半天,才说道:“李光恩,你知不知道,那个狙击弩,整个大明一共才3个。它可比你的命值钱多了,你现在要用它换鞑子的命?你长脑袋了吗?”

  李光恩这才明白厉害,他说不出话来了。

  梦旭光想了一下说:“也好,这个东西只可以借你用用。不过,你得保证,弩回不来,你也别回来了。

  要是你不能回来,你死之前,得把这个弩砸得连渣儿也不剩,不许给这个世界上任何人留下!明白吗?”

  李光恩一听,事情还有转机,急忙笑嘻嘻地说:“明白,明白!道爷,我保证,那个东西,只有咱们几个知道,别人连碰都别想!”

  梦旭光说:“嗯,你带几个可靠的人出去。别又掉链子。带谁出去?”

  李光恩点头说:“嗯,我这次保证小心。我跟叶承,行吗?另外还有两个哥们儿,都是平时老在一起的。我说了算。”

  梦旭光说:“行,保证弩的秘密。”

  李光恩兴奋地跟着梦旭光跑回梦旭光的房间,把梦旭光的狙击弩拿出来,然后找他的哥们儿去了。

  梦旭光跟孙传庭说了一声,替他请假。

  天黑之后,先出去的那伙斥候回来了。

  几十个人抬着6个门板,上面是6个血葫芦似的人,进了孙传庭的院子。

  前面是一个被五花大绑地绑在门板上面的鞑子兵,后面5个没有知觉的,是官军的夜不收。

  这就是用5条人命换来的唯一的一个不会说话的活死人。

  鞑子的斥候也不是单个出来的,他们也是一个小组,互相要讲配合的。

  一旦官军要靠近人家身边,那就是人家发威的时候了。

  官军付了很大代价,这才抓住一个没死的。

  孙传庭和梦旭光看着这个等着抢救的家伙,哭笑不得。

  这样的货弄来也没有用啊!

  正在这时,外面一阵混乱,李光恩他们几个得意洋洋地进来了。

  官军们一看,立刻大叫起来。

  原来,李光恩他们几个每个人腰里挂着5个血淋淋的人头,几个人中间夹着一个被打得像猪头似的鞑子兵。

  李光恩和叶承跟着梦旭光出去捕俘,早就有了经验,这可是几百年后特种部队捕俘的战术。

  而且他们又有这种神兵利器,他们要成功,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终于有了活的,官军马上进行审讯。

  结果,那个鞑子一开口,所有人都傻眼了。

  那个鞑子“哇啦哇啦”一通叫唤,没有一个人听得懂。

  梦旭光叹了一口气:“林无意不在这儿,什么事都不顺当。”

  梦旭光他们分队的人还在官军里边,只是变成瘸腿儿了。

  这个鞑子也被推去摘了脑袋。

  孙传庭说:“只能等着抓住懂大明话的人了。”

  梦旭光也只好承认如此。

  可是,多尔衮根本没有给他们这个时间,他们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右侧山头上传来一声炮响,接着就是响成一片的炮声。

  孙传庭和梦旭光急忙冲出院子,站在大街上向黑暗中的山头上看去。

  只见山顶不时闪过一阵火光,因为小镇在山头后面一点儿的位置,根本看不清上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骑兵哨探才跑来报告,山顶遭到偷袭!

  这时,另外一边的山顶上也响起了炮声,炮声也越来越密,显然战斗也激烈起来。

  孙传庭捋着胡须,沉默不语。

  梦旭光叹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怎么样了,好在有炮声,就是阵地还在咱们手里。”

  梦旭光和孙传庭的计划失败,鞑子没有为他们做出的姿势感动,没有因为明朝官军不主动进攻就自己离开。

  相反的,鞑子给脸不要脸,反而主动进攻起来了。

  鞑子这次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骑射,改用半夜偷袭的手段。

  一群鞑子兵嘴里叼着刀,悄悄爬上山坡,向官军摸上来。

  他们来得有些着急,官军刚刚占领这边,正是对鞑子草木皆兵的时候,鞑子兵一上来,官军就听见了。

  虽然鞑子兵的偷袭技术相当高超,已经到了接近山顶的位置,可是官军用的是梦旭光发明的连弩,是不必准备,随时能够发射的。

  官军一紧张,几个人同时射击,鞑子兵惨叫一声,从山坡上滚下去了。

  随后,官军就向黑暗中开炮,给自己壮胆。

  没想到,这一下歪打正着,把下面的大队鞑子兵打中了。

  官军惯用霰弹,这一炮过去,鞑子兵惨叫一片。

  官军更加害怕加兴奋,于是连连炮击,大战就这么展开了。

  梦旭光对孙传庭说:“这样可不行,得发挥咱们的强项,不能让他们靠近。”

  “可是咱们跟人家野战不是一个档次啊!”

  “用土工作业的方式,用地雷封锁。搞得好,还能把战线往他们那边推近。”

  “只怕多尔衮不允许。”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