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67章

作者:桃源山人|发布时间:2024-12-19 18:34|字数:2199

  且说上官花接手管理家业后,很是开心,充满新鲜感。过去经理一个戏班,是行家里手,驾轻就熟,搞实业,却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经管家顺发介绍,方知道洪府既有田产又有商铺。顺发指点她先到各处去熟悉熟悉情况,眼下最要紧的是查看农庄的田租稻谷是否足额入库。

  上官花第二天就带上丫头来贵,到城南郊外的洪家农庄去巡查。她没有雇车,走一走还舒服些,反正是一双大脚,脚力足得很。自从去年冬天,夫人与佃农们翻脸后,一年都没有主人去过农庄,当然也由于药铺出事太多,分不开身。农庄主要由树根照看,也同样平稳无事。中国农民其实是地球上最纯善的农民,只要有一块土地给他,就会安分守己,只要不至于饿死,就会逆来顺受。今年没有大的灾害,收成一般,尽管东家没像往年一样来催租,但各家都按合约,把田租如数交齐了。上官花来到打谷场,农户们还在清理禾堆,争取颗粒归仓。树根早就闻听,老爷从外面带了一个漂亮的小老婆回来,要帮生病的夫人管理家业,今天见来贵陪一个年轻女子到来,猜到**分,忙上前打招呼。干活的农夫们也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围过来看上官姨娘。见这女子活脱脱像画中貂蝉,嫩森森似天宫织女,好久都不肯离开。上官花拿出卷烟,让树根分发给大家抽,卷烟一点都不呛人,香喷喷的,味道柔和,但没有黄烟过瘾。这是他们第一次抽洋烟,总算开了一次洋荤,尤其是美丽的上官姨娘赏的,心里美滋滋的,格外开心。上官花关心地询问大家:“收成好波,种的稻子够家人吃的么?”

  大家第一次听到皖南口语,像唱戏一样,乐呵呵地哄笑起来。还是一个老农有见识,嗔怪他们:“讲话有什么好笑,人家会说我们?礼性。上官姨娘是好意关心大家。”老农转而对上官花说:“上官姨娘莫见怪,作田的人不知礼数。今年托老天爷的福,收成还可以,就是去年遭风灾,亏空太多,到来年青黄不接时,恐怕还是接不上茬。”

  上官同情地安慰佃户们:“作田一半由人,一半靠天。你们放一万个心,只要府上有存粮,就不会让大家挨饿,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再一块协商解决。我还要感谢大家,一直帮衬着府上,不离不弃。”

  佃农们见上官姨娘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心中十分感动。感觉她行事风格与夫人不同,令人心悦诚服。所谓惺惺惜惺惺,上官花毕竟也是苦出身,知道穷人的难处。上官走进庄屋,看见几个大谷仓满满的,心里踏实了。她把树根拉到一边,塞了两块大洋给他,然后招呼来贵回城。临走时,上官对农夫们说:“你们忙,我就不打扰了,有事跟树根大叔说就行,以后我还会来看望你们。”

  几句谦和的话,像热茶悄悄温沁到佃农们的心底,树根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尊严,大家热情地挥手,送别这位和善的新主人。

  上官花暂时没有再去店面巡察,而是直接回府,到翰林楼的一层拜见夫人。翰林楼落成后,夫人、伯贤、仲贤住一楼,洪尘庵、上官花住二楼,原来洪家老屋就给佣人们居住,光祖学屋原封没动。另外一栋老屋拆了,扩大做花园,并在花园中开挖了一口小巧的荷塘。夫人自从患上咯血病以来,人憔悴了许多,她开始拜佛吃斋,修身养性。膜拜的是观世音菩萨,吃的是花斋,也就是逢初一、十五给观音上供,同时斋婆不粘荤腥,只吃素。今日正逢十五,夫人又在一楼客厅做佛事。客厅中堂,悬挂一幅南海观音立像,两侧立柱上镌刻着李鸿章撰写得对联,是临摹郑化熙临别所赠墨宝:“几百年人家无非行善,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上席摆着长条香案,和一张八仙桌,香案上还供着一尊白瓷观音塑像,香炉里青烟袅袅,桌子上几碟果品,夫人捻着佛珠,在虔诚地诵着经。听到上官的脚步声,才停止念经,招呼上官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就坐。上官告诉大夫人:“佃农们蛮好,早早把谷子交齐了,几个大仓都要涨爆了。”

  “那今年年成还可以,要遇上灾年,收租就是件头痛的事。”

  “收那么多稻谷,往年怎样处理?”上官请教道。

  “留够自己吃的,其余的卖给粮商,他们自己会找上门来收购。粮商要赚大头,利润丰厚的很呢”大夫人有些不平的说。

  上官花交代好后,别了夫人到厨房去帮忙。厨房是在大楼旁另加了一大空,可以直通餐厅,餐厅就在夫人的卧室间壁。上官穿过餐厅,来到厨房,郝妈洗菜切菜,要忙乎大半天,上官姨娘没事的时候,经常来帮厨,可减轻她不少负担。上官一边洗菜,一边打听稻谷加工的事,原来镇上还是用碾坊加工大米。她想到家乡蛟河新办的稻谷加工厂,碾出来的米又白又粒大,煮出来的饭又好吃,那不就是老爷做的好事么,为什么香樟不用机器加工稻米,她暗地思量着这件事。

  第二天,上官又带着来贵去到南桥街广善缘药店。药店生意不是很好,偶尔有人来拣药,坐堂郎中也没请,因为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少。伙计都无精打采地坐在柜台边,过去药店讲求三响,现在堂面上是寂然无声,冷冷清清。

  吴玉坤听见有人来,从帐房出来,来贵介绍说:“吴大掌柜,上官姨娘来看看大家。”

  吴玉坤赶忙向上官作揖行礼:“一直没有去给上官姨娘请安,望多多宽宥。”

  上官急忙还礼:“你是长辈,应该我先来问侯你,要陪罪的人是我。以后药铺的事,还请您多多指教。”

  吴玉坤领着上官到炮制坊去,遭火灾的那一边作坊,坍塌不堪,一片瓦砾焦木,黑漆漆的。炮制中药全挤到另一边坊间进行,坊间只有三四个药工在干活,一个切药,一个摞药丸,方志公在蒸药,聚精会神,来了人都没发现。上官花好奇的走到木甑旁往里看,只见木甑中间置一空心竹筒,竹筒钻满了眼,四周塞满了块根药材。方志公忽然发现有个人头在旁边,呵斥道:“蒸药有什么好看的,是吃饱了闲的慌吧。”

  “我向师傅学做药,你收不收徒弟哦。”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