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我们哪里有银子盖剧场哦?”
洪尘庵见上官花话中有些活动:“剧场县衙来建,管理也由县衙抽人来负责,适当收一些租银后,演出收入全归你们戏班,如何?”
上官花兴奋起来:“那您真是父母官,民女托您的福。拢角的事包在民女身上,我给您拉出一个上好的黄梅戏班来。”
“此事有劳你们姐弟啦。角色我不担心,我知道单你们石牌便可物色出一个好戏班,怕就怕没有好剧本演。”洪尘庵看来对这件事考虑了很久。
“县老爷过虑了,民间都晓得,皖城的黄梅戏有大本三十六,小戏七十二,接连唱个把月,不在话下。比如春香传、荞麦记、告官粮、天仙配、赵桂英、三搜国丈府、牛郎织女情……这都是有名的大戏,还有点大麦、头戴一枝花、虞美人、纺棉纱、卖斗罗、杉木水桶、逃水荒、夫妻观灯、十五月儿为谁圆……数都数不清的小戏小调,到时请那老师傅来口传心授,就怕演都演不赢?。”上官花如数家珍,也顾不得县府的规矩,连珠炮地放了一大串。洪尘庵听得呆呆地瞅着眼前这年轻的黄梅戏老演员,怜惜之心油然而生。上官花自知话多了点,又见知县大人定定的盯着自己,以为惹恼了县大人,忙致歉道:“民女在大人面前放肆了,万望恕罪。”
“说得好,说得好,看来本官没有选错人,今日约定,剧场县衙来建,戏班你们组建,秋后开园唱戏,我要让黄梅戏登上大雅之堂,使我司前街锦上添花。”
上官花欣然领命,今日会晤,她对淮林知县洪尘庵心存好感,年轻俊朗,善解人意,对我民间戏子毫不歧视,可惜……
十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香樟翰林府洪夫人执掌家政以来双管齐下,将教子和兴业两件大事初步搞定,光阴荏苒,转眼又到桐叶飘落时,不知实际收效如何?这是洪夫人最关心的,也是她帮为官在外的夫君解决后顾之忧的大事。
秋高气爽的一天,洪家三个少爷起床特别早,厨娘郝妈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碗蛋炒饭,另外还煎好一摞香葱饼,煮了十来个茶叶蛋,这都是夫人安排的,说是陈先生要带学子们到清水江边去“咏秋”。此位神游夫子花样确实蛮多,自他任翰林府塾师以来,春天要带学子们去东郊踏青,夏天则去城南樟树林消暑,现如今秋风乍起,又要到清水江边去咏秋,孩子们快活得不得了,都说跟着陈先生既自由又长学问。引得古井巷其它两家洪姓的孩儿,也吵着要到翰林府塾学来寄读,硬缠着他们的大人到翰林府求情。洪夫人念在一笔写不出两个洪字的份上,答应了他们家长,翰林府塾学已有八名高徒了,增加了新建洪家的洪礼法公子、豫章洪家的公子洪远志、小姐洪雅倩。陈先生不仅不推辞,还高兴得满脸堆笑,不愧好为人师。少爷们吃好早饭,伯贤提着粮草,背着写生夹,领着两个弟弟到光祖学屋去集合。陈先生穿着一身西装在门前候着,显得尤为挺拔干练,他以为为人师表,应该在着装上给学生一种精神焕发的印象。少顷,八名学生全到齐,在陈先生的率领下,穿街过巷地向清水江进发。
走出烟花巷,已濒临清水江边。远远看得见那飞檐重迭、勾心斗角的望津亭。师生一行到得望津亭,在亭中石栏边面对大江坐好,望津亭旁就是有名的药码头,南来北往的药材大多数是通过这里汇集到香樟,经过炮制加工后,又从这个码头调运到各地。但见麻石块砌成的石阶,有五六十级,把上岸的通道码得宽宽的,从江岸直达码头货场,石阶的趸位,可以同时容纳七八条船上卸货。此处是清水江的中游,江面宽阔,江中帆船往来不绝,码头边等候装卸货的大船鳞次栉比,一直排到江心,药码头的繁忙,学子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水市章江岸,由来药物赊。珍丛来百越,异产集三巴。鲍靓应频过,韩康或此家。何须乞句漏,即此问丹砂。”陈先生用古怪的楚音吟唱着这首诗,然后解释说:“这首诗就是吟诵我们的家乡,药墟香樟的。你们不要小看这个码头,它可是达三江,通四海的百汇要津,通过它集散的药材药品不知要拯救多少生灵。”他又向岸边指去,大家随着先生的手指远望,江边高阜上,几株巨大而虬枝伸张的香樟树苍翠浓郁,掩映着高耸的天一阁和宏大的药王庙,古意盎然。
“老树不知生意尽,尚凭古社占村名。这两句诗的灵感,就出自于此,改天我再带你们去那儿见识见识。”大家于是又充满着新的期待。脚夫上上下下驮药材的哼哟声,货主们验货的唱喝声,船老大争趸位的吵嚷声,以及江中船工溯流而进的号子声混合在一起,在码头上空盘旋喧闹。
陈先生忧虑的:“我药码头的繁华,恐怕维持不了多久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国肆意瓜分我中国,疯狂掠夺我财物,并将洋货大量倾销中国市场,其中西医西药为最,对我传统中医中药冲击日盛,形成极大的威胁。中药材贸易的颓势将与满清王朝的衰败一样不可避免了。”
学子们听了陈先生的感?,朦胧意识到家乡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洋鬼子真不要脸,不好好在自己国家呆着,跑到人家土地上来胡作非为,心头油然而生恨意,也多了几分沉重。陈先生见大家脸色有些凝重,便提议:“这里太喧哗了,我们到上游的沙洲旁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