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志伟为什么不修一条这样的公路,志伟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笑了。他说修一条这样的公路那是需要一笔巨资的,有谁能出的起这笔钱?我又问志伟为什么当地政府不帮助他们修这条公路呢?志伟解释说当地政府也很穷,而百姓的生活又都很坚难,谁还能出得起钱修公路呢?听了志伟的介绍我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太富足了,跟这些居住在遥远而偏僻的山里人来比,我们简直生活在天堂里。
清晨我陪志伟出去锻炼,见村里的几个小学生背着沉甸甸的竹篓去上学,我好奇地问志伟,这几个小学生为什么要背着这么沉的竹篓去上学?志伟告诉我,这里距离山村小学很远要走半天的山路,所以每个学生每星期都从家里背上一星期的粮食去住校。学校不管学生们的伙食,学生们自己做饭吃。顿时,我对这个山村小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小学。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医生一家时,东旭自告奋勇地要带我去。二十多公里的山路对东旭来说不在话下,而对于我来说可以算是万里长征了。这一路东旭对我是连拉带拽,我们走了五个多小时崎岖而又坎坷的山路,终于来到了山村小学——石湾嘴小学。
我茫然地望着眼前这些风格各异的小木屋,犹如走进了一个小山村。不一会儿,发现从木屋走出来的全部是孩子。孩子们看到我就好似看稀有动物般地注视着我,我莫名其妙地问东旭,他解释说,是我的穿衣打扮与这里的人迥然不同引起学生的好奇,我低头看看自己的高级时装套裙,再看看学生们带补丁的衣裤,瞬间自已的脸被火烧了似的火辣辣的。我不敢再多看面前这些学生一眼,慌忙把目光投向盖在山坡上的木屋。东旭介绍说,由于学校很穷,盖不起学生宿舍,只好谁家的孩子在这里上学,谁家就自己盖住宿的房子。
东旭带我走进一间学生宿舍。木屋里有一个十一岁左右的女孩和一个八岁左右的男孩在做饭,女孩正在弯腰炒菜,男孩在烧火。这里没有灶台,只是用几块砖架起一只锅,在锅下放上木柴烧火做饭,满屋子都是烟熏火燎的。两个孩子看到东旭特别高兴,她们邀请东旭和我一起吃饭。我低头一看锅里黑糊糊的米饭和什么佐料也没有的野菜,顿时两眼发涩,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
走出姐弟俩的宿舍,东旭又带我去他们村的几个孩子的宿舍看了看,然后又带着我去他们破旧的学校参观。望着没有门窗和脱落了墙皮的教室,我的心情更加沉重起来。城市里的孩子们有吃有穿,他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而这里的孩子们学习环境却是这样的艰苦,这简直是反差太大,距离拉得也太远了。
几个很勇敢的男孩一直跟着我们,其中一个年龄在十二岁左右的男孩子,见我瞧着这破烂不堪的学校在呆呆地发愣,他主动走到我的面前问:“你是城里新调来的老师吗?”
“不,我不是。”我微笑地摇摇头。“那你是来给我们从新建学校的?”男孩子严重闪出无限的希望。东旭拨拉一下男孩子的头,“别瞎说,人家只是关心你们,过来看看。”
“看有什么用?你知道吗?已经有好几个城里人来看过了,为什么没有人帮我们建个新学校?”男孩子很失望。男孩子的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些学生们是读么渴望着拥有一所宽敞明亮的学校呀!我看看身旁这四五个孩子,被他们的那种失落的目光深深地打动了。突然,一个想法袭入我的心头,假如有一天,我有能力在这个大山里办所小学的话,我一定会让这些贫困的学生们享受到和城市学生们一样的待遇。
回来后,我把自已的想法告诉了志伟,志伟兴奋地把我抱起,大声地呼喊着,“我的小姑娘长大啦,长大啦!”他的喊叫把东旭吸引过来,他跑进我们的房间,莫名其妙地问志伟,小姑娘是谁?逗得我和志伟哈哈大笑。东旭走后志伟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说:“叶叶,你的想法让我非常感动,我首先感谢你。”“感谢我?我有什么可感谢的?”我惊诧地问。“叶叶,你也许还不太了解这个地区有多么的贫困,有的孩子因家中实在是窘迫无法上学,有的孩子小学没有上完,由于家中无法在供他们上学,只好辍学。就是小学上完的那些孩子,基本上也都在家务农。在他们中间有一批学习优良的学生,遗憾的是也是因为没有钱再上学,就这样放弃了。在我教的初三二班,有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山里孩子,在他临近毕业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需要他照顾,他只好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非常的可惜。”志伟说到这里叹口气,“全校的老师都想帮他,学校也要给他免去学费,可是,那个孩子的妈妈是个盲人,需要别人的照顾。家里还要种地,不然吃什么?帮急帮不了穷,要想真的帮他们就需要解决现实问题,我们都是穷教书的,解决不了这关键性的问题。你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眼看着心爱的学生失学,你竟然没有任何办法……”志伟说到这里眼圈湿润了。
志伟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在心里酝酿着一个计划:志伟的病完全控制后,我将回家一趟,把爸爸遗留给我的二十万元全部拿来,首先帮助这里的孩子们建一所好的学校,然后义卖我的雕刻以及爸爸遗留给我的雕塑作品,再不行,就拍卖一幅把爸爸留给我的国画。我的爸爸太仁慈了,他给我留下这一笔财富,不就是让我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嘛!想到这里我拖口而出,“志伟,等你的病好了,我们一起办校,然后筹集资金,一定帮大山里的乡亲们修一条通向山外的公路,让长年居住在大山里的人们都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