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皇宫后宫。
庆帝刚吃了一颗国师供奉的丹药,准备抱着新进宫的美人快活快活,却被人打断了好事。
“皇上,边关八百里加急。”
尖细的嗓音在宫门外响起。
庆帝脸色一沉,对着大门怒斥:“混账东西,没看到朕正在忙吗?让人等着!”
八百里加急,能有他此刻宠幸女人急吗?
没多久,奢华的宫殿里传出来霏靡的声音。
一直到半个时辰后,不堪入目的声音才停止,紧接着唤人送水进去。
待收拾好后,庆帝才餍足地从宫殿走出来。
只是当他看到旁边的心腹太监,想到之前被打断的好事,心里就不得劲,一脚踹了过去,“没点眼力劲的老货,下次再打扰朕的好事,你就给朕滚去刷马桶!”
太监被踹得摔了个大马兜,却不敢叫唤。
他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慌乱地跪在庆帝面前,“是老奴没眼色,扫了皇上的兴致,老奴这就自个儿煽自个儿十个耳光。”
说话间,他用力在脸上打起来。
力道之重,脸颊是肉眼见的开始红肿。
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下,他只觉得脸已经疼得麻木,才听到那熟悉的浑厚声音。
“行了,没有下次!”
庆帝丢下这句话,就甩袖大步离开后宫。
他一路回到御书房,让人将边关送信的使者传召了过来。
只是随着将信件打开,他原本不错的心情顿时变得气急败坏地猛拍桌子。
“黄鹏宇是废物吗?大启如今蝗灾肆意,连个一千人的营地都拿不下来!朕看他是越老越不中用了!”
黄鹏宇是庆国这边镇守与大启边关交接的大将军。
信件上,黄鹏宇交代了这次突袭失败,中了大启的算计,派去的两千多人,最后只回来了封晋和几个士兵。
即便如此,几人也伤得不轻,昏迷了两天才醒来,将在大启的事讲诉出来。
另外,除了这些,信件上还写了探子的事。
这次庆国派兵突袭的事,虽然在朝堂上商量过,但具体如何操作,知道的人绝对不会超过五个人。
黄鹏宇希望庆帝仔细排查下国内的探子。
倒是送信的使者听到皇上如此诋毁自家大将军,眼底闪过愤怒。
不过他低垂着头,没人看得到。
庆帝也没有发现,在发泄了一通后,渐渐冷静下来,对着旁边的心腹太监吩咐道:“你去把丞相宣进宫。”
“是!”
心腹太监颔首领命,很快就去安排人。
没多久,姜柏堰一身官袍出现在御书房。
在来的路上,他已经打听到了消息,是边关那边有消息来了,于是行完礼后,便主动明知故问,:“皇上,可是边关有消息传来了?”
“没错,你来看看吧!”
庆帝沉着脸,将桌上的竹简朝姜柏堰丢过去。
笨重的竹简砸在姜柏堰胸口,疼得他忍不住闷哼一声,眼底一闪而过阴霾,又很快消失。
他恭敬地捡起竹简,旋即仔细看了起来。
没多久,他眉头紧皱,面色也变得难看至极。
他猛地合上竹简,一脸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压制住内心怒火。
为什么?
为什么会失败?
他紧紧抓着手里的竹简,脑海里有太多的疑惑。
大启不是正在遭受蝗灾,且国库空虚,粮草不够,为什么边境还会有那么充足的兵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身边竟然被大启的探子渗透了!
是不是他身边也有?
姜柏堰眼底闪过厉芒,将身边的心腹一一筛选了遍,倒是没有发现有异样的。
不过他没发现,就不代表人没问题。
看来,得回去让人查一查。
正想着,头顶传来冷哼声。
“说吧,这件事后续怎么处理?”
庆帝放下茶盏,目光如炬地盯着姜柏堰。
姜柏堰闻言,连忙压下心中的杂念,故作思索了片刻,恭敬道:“臣想了想,首要解决的是探子,否则将来做什么,都会被大启知晓。”
“嗯,还有呢?”
“其次臣认为需要试探下大启对这次突袭的态度,大启既然知晓我们的计划,且还将计就计,肯定还有后手,我们不得不防!”
姜柏堰将想到的大致步骤说了出来。
庆帝没有任何反应,像是在沉思,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击着椅子扶手。
姜柏堰见状,也不再说话,老实地跪在地上,一双浑浊的眼眸,忽暗忽明,不知道在算计什么。
一时间,宫殿寂静得可怕。
也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忽然飞来了一只灰扑扑的鸽子,站在窗台上。
细小的脚腕上,系着一根小竹筒。
心腹太监见状,连忙上前把竹筒取了下来,重新回到庆帝身边。
庆帝早已经察觉到那边的动静,见心腹把竹筒送过来,直接拿过来打开查看里面的情报,却不想越看越火大。
“丞相,你们家真是养了一个好女儿啊!”
说话间,他抓起正桌上的茶杯,就朝姜柏堰扔过去。
姜柏堰根本不敢躲,硬生生受了这一击,额头顿时被砸破皮,鲜血留下。
可他根本顾不上疼痛,连忙匍匐在地上,紧张地喊:“皇上息怒!”
“息怒?朕息不了!”
庆帝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将手里的纸条扔过去,“看看你养的好女儿,在大启做了什么!”
他是真的气狠了。
当初姜柏堰说这个女儿是假的,代替福女送去大启赎罪,到时候以风北宸的性格,肯定会杀人泄愤。
可结果,人家现在不止活下来了,还活得好好的,甚至变成风北宸‘宠爱’的皇后!
除此之外,姜妩还帮大启找到消除蝗虫的办法。
而姜柏堰听着庆帝盛怒的语气,忽然心慌了起来。
他顾不上礼仪,忙手忙脚地接住空中飘下来的纸条。
等看清上面写的内容,他恨不得直接晕过去!
双手都在颤抖。
姜妩……她怎么就成了风北宸的‘宠后'!
“皇上,您相信臣,臣不知道姜妩她有那样的本事,若是知道,臣绝对不会送她去大启!”
回过神来,姜柏堰再次匍匐在地上为自己辩解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