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看着众人的嘴脸,萧淮序并没有搭理他们说的话,而且将自己放在了沈月梨的位置思考,以国家大义为出发点,缓缓说道:“诸位大人,流民就算是从流放之地而来亦是我朝子民,他们此刻正饥寒交迫地在城外等着我们城内的人。”
“若我们不能伸出援手,又何以彰显我朝仁政,怎能说明陛下管理有方,再者,若任由流民四处流窜,难免会引起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骚乱,如果流民无视京城的官兵,直接冲进来抢杀百姓的话,这本来就是不应该发生的事嘛。”
萧淮序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缓缓流淌在朝堂之上,让原本喧嚣的议论逐渐平息,庆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之后,他微微勾起唇角站了起来,缓缓开口道:“不错不错,没想到萧爱卿竟有如此觉悟,既然萧爱卿都已经这么说了,那诸位爱卿能帮忙的就尽量帮忙,另外等这次寒冬过去之后,去将成为那些被饿死或者冻死的流民们找一个地方安葬,总不能让朕的子民曝尸荒野。”
看了一眼下面的众人,庆帝收敛了笑容又继续说道:“怎么,诸位爱卿是有意见?若是有不愿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的。”
“微臣不敢!谨遵圣旨。”
“微臣不敢!谨遵圣旨。”
大臣们虽心有不甘,但在庆帝都已经这么说了,他们也只能勉强接受。
回去之后,萧淮序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沈月梨,沈月梨有些惊讶萧淮序竟然还在朝廷上提了这件事,不过这也帮了她大忙,有了这些钱,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
刚回去没多久,就有不少人派小厮把钱给送过来了。
看着这么多的银子,沈月梨立马笑着挽住了萧淮序的,笑的灿烂:“将军真厉害,竟然筹到了这么多钱。”
顿了片刻她又继续道:“不如我们弄一个善事捐募榜,这样把捐钱的人名字写下,不抢占他人的善心,然后整理一下再把捐的最多的人排在最前面,这样大家才知道银子的出处。”
闻言,萧淮序便知晓了沈月梨的用意宠溺地拍了拍沈月梨的头,怎么以前没发现这笨女人坏的很。
萧淮序对萧山使了个眼神,便让他直接在前厅弄了一个捐募的桌子,捐募的人上面都会有名字,并且会标注金额。
来送钱的小厮都呆住了,“萧侍卫,这是做什么?”
“为了让百姓们知道各位大人都有在募捐,所以就让属下将各位送过来的银子做个登记,到时候要弄一个善事募捐榜,按照各位大人募捐的银子来排名,最后贴到榜上公示。”
小厮一听,立马就将怀里的荷包收了回来,对着萧山抱歉一笑:“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事,待会儿我再过来募捐,麻烦萧侍卫了。”
小厮跑回去之后,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家左相大人。
左相一脸懵,“什么!怎么还弄了一个善事募捐榜。”
很快左相想通了,这也是个好事,他多捐一点要是陛下问起来,一看到他排在第一位,肯定就知道他最用心,不过都是些黄白之物,哪有陛下的赏识重要。
“再去给我多拿点银子过去将军府,顺便看看别人捐了多少,尤其是右相,可不能比右相那老小子捐少了。”
同一时间,将军府弄出了个善事募捐榜出来的时不少人都收到了消息,就你的捐钱捐的最早也是最少的一批大臣也赶紧让小厮多送点钱过去,坚决不排在最后,要是让人知道他们只捐了这点钱的话也太丢人了。
就这样,在众大臣的募捐下,救冬的银钱迅速盈余,远远超出了沈月梨最初的预期。
然而,沈月梨并没有因此满足,她知道,布施只能解决一时之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流民问题,还需要更为长远的规划。
于是,在萧淮序来她的院子时非常自然地靠在萧淮序怀里说道:“将军,募捐的钱现在还有多余的,一直像现在这样布施也不是个问题,总不可能一直布施,妾身觉得不如向朝廷申请一块正规的地皮,用于搭建流民所,为流民们提供一个临时的避风港,让他们自给自足。”
萧淮序思索了片刻,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至于土地的问题,其实城外有一片荒废的地,离京城也不远,如果叫那个地方争取来的话应该也可以。
第二日,萧淮序就去了养心殿找庆帝商量这件事,养心殿内,庆帝正仔细的看着萧淮序递上来的奏折。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太子缓步走了进来,对着上座的庆帝恭敬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起来吧。”
过了好一会,庆帝这才看向萧淮序,疑惑地问道:“爱卿想要用哪一块地去搭建流民所?”
“臣觉得郊外荒废的那一片地就不错,既不会离京城太远,可以随时监督那些流民的动向,也不会太偏僻,以便于那些流民日常到城里置办东西。”
萧淮序将搭建流民所的好处都说了出来,有心期待地等着庆帝同意。
一旁的太子闻言皱了皱眉,看似十分诚恳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举恐会滋长流民在城外逗留的风气,到时候怕那些流民越聚越多,不利于江山的稳定,还不如等寒冬过去之后将他们驱逐回流放之地比较稳妥。”
庆帝啪的一声就合上了奏折,他现在年岁已高,见不得那些百姓受苦,比起太子提的建议,他更看重的是萧淮序提议中那份对百姓的关怀与责任。
于是,他轻轻摇了摇头,语重深长地说道:“吾儿有所不知,这些流民不管是从哪里来的也是我大庆的子民,京城外遭受饥寒交迫的折磨,我们怎能袖手旁观?你身为庆国的储君是庆国未来的顶梁柱,更不应说出那番言语,这要是让百姓们听到了,会怎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