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城。
城西,铺子前。
王绪紧攥着手中的信纸,额头上青筋暴起。
看着面前的牌匾气不打一处来。
信纸上,是这样说的。
【三郎,我早知你有此想法。
日出便早早安排了一家铺子。
鱼(划掉)兄没有文采,起不出文雅店名,就直接了些。
你滴崔兄。】
是,知道你没有文采。
可是也不能起这个名吧。
王绪的铺子?
这是害怕武王府和王家找不着自己。
生怕自己好过啊。
长叹一口气,王绪看着手中的信纸,几番想丢弃。
最终还是小心折好,放进了衣服内襟之中。
推开店铺门。
看得出崔峰的精心布置。
文房四宝摆放规整,甚至在纵深的小院中还有着一座假山流淌着水。
在房间内的角落里摆放了王绪钟爱的香炉。
颇好。
在这以武冠名的武都城,文书抄录代写的工作很难遇到。
可能一天到晚也没事。
王绪拉开木椅,轻抚着桌案上的白纸。
莹若霜雪,质如凝脂。
是上等的好纸。
托了此世文道不兴的福了,这种纸张都是贱卖。
要放在前世,估计几千块打不住。
墨笔微微掭笔,刮去多余的墨水,在纸张上龙蛇行字起来。
不多时。
看着自己写好的一幅字,王绪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从一开始的毛笔抓握都不会,到现在的一手好字。
苦功总算没有白费。
就在欣赏之时,王绪眼皮一跳。
在空中的面板发生了变化。
【境界:敏求境七重】
【苦读四千本古籍:2044/4000】
【完成奖励:顿悟一次】
【培养一道浩然正气:0/1】
【完成奖励:仁德感召】
【端楷谨书三千字:28/3000】
【完成奖励:入木三分,力穿纸背】
差点将这个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面板忘了。
敏求境七重。
应该就是基础的境界了,和武道修行的锻体一样。
不过据与李玟清的实战看来。
儒道修行的攻击手段与防御手段要更上一重楼。
具体两者孰强孰弱,不好评判。
苦读四千本古籍奖励顿悟。
读书对于王绪来说不难,早就养成了习惯,可是哪有那么多的书啊...
自己的藏书还在武王府放着。
看来要加速赚钱赎回了。
而浩然正气。
是儒道至刚、至阳、至大的精神伟力。
要培养无外乎两点,苦读与践行。
又是与上一个任务相重合了。
至于新开的任务。
王绪皱着眉头,看着自己刚才书写的诗句。
正是昨日在武王府留下的诗句。
一共二十八个字,正好对上了任务的进度。
难不成...
旋即,再度提笔,随意写下【公正精心】四字。
看向面板,丝毫未动。
“这是为什么?”
王绪忍不住呢喃。
任务中的端、谨二字...
可能是心态的端正,下笔的谨慎吧。
自己刚才书写那首诗时,心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昨夜的事情。
有感而发。
现在则是为了任务而写。
做不得数,也是合理。
王绪长长叹出一口气。
路漫漫其修远兮。
未来的境界未知,自己只是行进在一条前无古人的独路上。
所幸,书中有着黄金屋,书中有着修行路。
这第一境【敏求】就在典籍中有所言明,想来之后也是如此。
“算了,不想这些杂乱事了。”
摇摇头,王绪开始一张又一张的写着字。
直到将崔峰准备的纸张消耗过半,他才停下来去看面板。
【端楷谨书三千字:70/3000】
【完成奖励:入木三分,力穿纸背】
“写了将近五千字,面板计算的只有着四十八个字。”
“比例不到千分之十...”
“真是可怖。”
一番描描写写,王绪也是搞清楚了这个任务的要求。
下笔之时的情绪,和文字要有共鸣。
比如刚才他写的【不屈】、【君子】、【竹林】都算在内。
而其余的都不符合面板的标准。
这样算了,要完成这个任务不知道得什么时候呢。
更别提还有着必须端正谨慎行字的要求。
难上加难。
就在王绪思绪纷飞间。
铺门内走进一人。
腰别大刀,身穿一身官服。
虽说不是什么大官,就是普通的大头兵。
可那也是军职体系之内的。
手中掂量着一些铜钱,嘎达作响。
“掌柜的!”
高声一喊,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他。
“这位客官,你要写点什么?”
不倨不恭,王绪从桌案走出问道。
那官兵上下扫视一番,咧嘴一笑。
“倒像是个文化人,这穿着打扮,娘里娘气的,没错了。”
随后,一个小跳,坐在刚才的桌案之上。
木头桌案,在官兵的体重下,不断摇动。
砚台里的墨汁,散落在雪白的纸张之上。
这一张纸算是废了。
王绪指着那沾染墨汁的纸,道:“客官,你弄脏我一张纸,需要算入其中,三钱。”
“三钱!”
官兵一声高吼,嚷嚷着拿起那张纸,在王绪面前晃了晃。
手劲之大,将白纸攥成一团。
甚至边缘处已经开裂。
“就这么张破纸,点上了这么点破墨水,要老子三钱!”
“这不是还有空处可以写吗,你讹老子?!”
王绪冷静的点点头。
稍微后撤两步,躲开官兵喷溅的口水。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道从何来?
不就是对于这种欺压百姓的官兵身上而来。
官兵见王绪点头,本以为被自己唬住了,便神气地要重新坐回桌案上。
只听耳边淡淡传来青年冷峻的声音。
“可现在确实用不了了,客官。”
官兵低头展开那张白纸,这才发现在自己的手劲摧残下,白纸早已支离破碎。
他一时气急语塞,一甩衣袖。
腰间大刀叮叮当当的就离开了铺子。
王绪也不着急,只是静静的站在原地等着对方回来。
一个官兵,一个有着刀笔吏的官府。
能出来找人代写。
而且还找到他一个刚开的铺子代写。
无非就是两点。
一、见不得人。
二、刀笔吏不在,事情着急。
要是见不得人,以那些老爷的性子,也不会出来找人代写了。
只能是事出着急。
对方一定会回来的。
果然。
没过多久,那叮叮当当的声音再次从外面传来。
那官兵一脸的尴尬与气愤,肉疼的举起那袋铜钱:“就这些,能不能写。”
王绪审视一番对方手中的钱袋。
鼓鼓囊囊的,估计近千钱。
这是大生意!
得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