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二章姐姐出嫁

作者:鸿润|发布时间:2025-01-07 10:56|字数:8210

  周德山十七岁那年,姐姐出嫁了,人们都说这是一段好姻缘。

  那次赶场,姐姐把自己集攒的鸡蛋拿去卖,想扯几尺毛蓝布给弟弟裁条裤子,德德长成大小伙子了,个子猛一窜,以前的裤子都短了,吊在脚脖上,何况又读高中哩,开始讲究起来。多次搂起裤子给姐姐看:“太短哒,太短哒,我的裤子太短哒,姐姐……”

  姐姐在集市上随刘三爹在编织的竹箩竹筐旁边用一方毛蓝手布巾摆放了三十枚鸡蛋,想卖了鸡蛋扯几尺毛蓝布给弟弟裁剪缝制条裤子。鸡蛋摆了半上午,一直没有人问,姐姐正有些郁闷,一抬头看到有一个戴眼镜的斯文男子,正慢慢走着朝她摊前来了。见到卖鸡蛋的周忆花,那男子立定了双脚,看痴了双眼,脸红心跳,语无伦次。

  “天啦,世间竟有这般美女,却生在这远山僻壤之中,难怪说深山藏美女……”那戴眼镜的男子喃喃自语道。

  那戴眼镜的男子,他本只是和表舅的儿子,他的一个远房表哥来集市上转转,看看山里的场圩到底啥样。他无意在场圩上买什么东西,更别说要买鸡蛋了。他是省城一所大学的讲师,这次是暑假回永州探亲来了,他在永州白频洲的堂叔家遇到了同样去探亲的表舅家儿子,这个热情好客的表兄就把他引到穿石渡附近的家里来玩来了。

  那男子扶扶眼镜心里忐忑着,他的眼晴始终就没离开过卖鸡蛋的周忆花。他但见眼前的女子,中挑个子,身姿如柳,一件毛蓝起小白花的褂子将她巳发育丰满的上身紧紧包裹住,齐肩的秀发遮住了她高高衬领箍住的洁白脖子,一排齐整好看的留海遮住宽敞冷白似玉的前额。半长袖子伸出一截白如莲藕般的胳膊,十指柔柔把摆卖的鸡蛋数来掂去。一双丹凤眼,一弯柳叶眉衬着她高挺的鼻梁。薄薄嘴唇含硃吐丹,喃喃细语便露出一口洁净如玉,排列精致的牙齿。修长的双腿,齐脚脖的毛蓝黑裤更衬出她身材的苗条。著一双圆口带绊的黑布鞋,没穿袜子露出雪白雪白的脚背。

  被这个买鸡蛋的呆子目不转睛地盯了整整几分钟,姑娘轻启红唇,微露皓齿说道:“呆子,看这许久,你买鸡蛋不?不买就走开呀,别碍着我卖鸡蛋呀……”周忆花看他一眼,立马又低下头轻轻地摆弄她急切想卖掉的鸡蛋。

  “我买,我买买买,我都要买……”说着掏出一把钞票,“给钱钱钱,不要找了,不要找了”呆子语无伦次,他习惯性地推推眼镜架结结巴巴地说。

  “那不行,哪个会多要你的钱啰,鸡蛋五分钱一个,三十个蛋,一块伍毛钱”周忆花实诚地接过那呆子递来的一把钱,数过之后,把多余的钱及三十个鸡蛋一起递给那买鸡蛋的呆子说。

  “好,好好……”呆子接过钱,把鸡蛋放进背包里,然后把包鸡蛋的毛蓝手帕又递回给周忆花,并嗫嚅着:“姑娘,你哪个村的?”

  “你这呆子看上去像个白面书生,头一次来赶场吧?不然怎么不知道这姑娘是谁呢,告诉你吧,姑娘是我们这穿石渡十里八乡头等美丽的姑娘呀。哈哈哈,你个呆子,看人家姑娘都看直了双眼呢。”坐在周忆花一旁卖竹筐的刘三爹老汉笑嘻嘻地对那买鸡蛋的呆子说。

  “干爹,莫乱讲啰"。

  被称作干爹的就是刘有喜的父亲,在家排行第三,人称刘老三,别人都喊他,刘三爹。周忆花称他干爹,是因为弟弟周德山认了刘有喜的母亲为干娘。三爹他是场上的老客,逢场必来卖他精心编织的箩筐筛子竹篮之类的竹篾货。周忆花接过那呆子递回来包鸡蛋的毛蓝布手帕,拍了拍衣襟,她小心翼翼包好呆子递过来的钱,掀开毛蓝褂子将钱塞进内衣口袋,她对刘三爹说:“干爹,我去帮德德扯几尺布,买几个油粑粑,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回去啰。”周忆花卖完了鸡蛋,想着弟弟的裤子有着落了,心里涌上几分高兴。

  那个戴眼镜的男子收好鸡蛋,十急慌忙在场圩上转了好几圈,找到他那个远房表兄后,便又朝刚刚买鸡蛋的地摊找来。他见了刘三爹便询问卖鸡蛋姑娘的去向。刘三爹哈哈笑着说,那姑娘去扯布了。于是他那个表哥简单地询问了刘三爹关于周忆花家的一些基本情况,就领着那呆子走啦。呆子的表兄告诉他,如果硬是看上了卖鸡蛋的姑娘,那好办,他刚好有一个在穿石渡乡公所做副书记的亲戚,托他详细了解下周忆花家的情况,找两三个保媒的,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简单的事情。

  戴眼镜的男子姓文,叫文湖河,是长沙湘雅医学院的一位讲师。他家解放前是零陵城里富甲一方的大户,开着百里矿山,管理着千亩田产,经营着南北生意。但到文湘河爷爷一辈,因矿山火拼遭人算计,家道遂中落下来。文湘河的父亲很早就离开家乡去长沙去北京求学,学成后娶了永州白频洲开采金矿的另一富豪之女,在文湘河三岁时也离开零陵去了国民政府任高官了。因爷爷苦求自己的儿子将孙儿文湘河留在身边,希冀孙儿今后能为文家重振家业。爷爷死后,文湘河回到重庆父母身边,继续学业。文湘河目睹日本强盗轰炸重庆的惨状后,立志学医解救同胞的苦难而考入湘雅,八年毕业后留学校任教。其间父母劝他同去台湾,但文湘河拒绝了,只身一人留在长沙教学和行医。

  说来也巧文湘河的这位表亲,是他母亲表舅的孙子。文湘河这次暑假回零陵探亲,在白频洲外婆家与这个表亲偶遇,表兄实意邀文湘河来他乡下家里玩,文湘河也想到乡下走走,遂到了表兄家小住。不想住在表亲家的这次赶集竟邂逅了他这一生最美好的姻缘。他这位表兄家解放前曾得到过文湘河外婆家的荫庇,遂对文湘河这门巧遇的良缘十分上紧。何况文湘河这位表兄又与穿石渡乡公所一位副书记家是亲戚。穿石渡乡公所这位副书记对周忆花家的情况很是了解,因为周家盲夫妇在穿石渡的十里八乡打卦算八字,抽签卜运辰是十分有名的。穿石渡这方园十里八乡几乎没有哪家没请过周家盲夫妇算八字的,何况这对盲夫妇生下的这对漂亮儿女早就是穿石渡当地人的一番美谈。说起周氏盲夫妇和他们这两个漂亮儿女,又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呢。所以文湘河把这一巧遇良缘,回亲戚家一说,亲戚们都夸文湘河好眼力,都力挺这门亲事。于是这瓜棚搭柳树,亲戚碰亲戚,大家一合计,便把文湘河赶场遇到的金玉良缘提上了议事日程。

  自那日赶场回去后,我们这位天生丽质的穿石渡美女周忆花也坐不住啦。本来到了21岁的山乡姑娘就有点想嫁人啦,按乡下习俗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正当婚嫁喜庆的年龄。周忆花之所以一直没谈起自己的婚事,一是没遇到意中人,但更重要的是她太顾家了。她体恤自己的盲爹娘,体恤他们的艰难苦楚,为了他们两个儿女,一年里风风雨雨走山道转水乡,夫妻俩牵着根竹竿,打着面小铜锣,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干了喉咙,说破了双唇为山民们打卦算命。但尽管这样辛劳辗转也难让一家衣食无忧。她更体恤的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德德弟弟,这个可怜的孩子就因为父母的原因,三岁那场大病,险丧性命。虽然病是好了,然而高烧差点让他双耳失聪,好在只是病好后有些耳背。十岁时,已读四年级的弟弟又因船跳板滑溜而跌进冰冰渣渣的穿石河中,险些冻残双脚。是摆渡的刘一爹下水救了他,抱他坐进被窝里,又让刘有喜生火烤衣服,去家里喊来了她,用被子包了弟弟回家,这才让弟弟有惊无险。虽因伤寒和惊吓德德病了一星期,但终究没啥大碍。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胆小懦弱怕事,让她这个仅仅大他四岁的姐姐操碎了心。而后自从弟弟考上高中,又因为他筹措学杂生活费,从没让她这个当姐姐的清闲过片刻。除下田地农作,还要下水洼河塘捕捞,那怕是半个子的集攒,都在为心爱的弟弟着想,就连自己想扯两尺鞋面布都不舍得。而这次如果自己一出嫁,这一家子的顶梁柱还不得立马倒塌啦,唉,这该如何是好呢?

  周忆花想起那日场上文湘河那幅见到她的痴呆样子又是三分好笑,七分心跳。那呆子显然中意自己这副模样,一个斯斯文文的白面书生,竟也差点失态。他中等身材略显单瘦,白净的肌肤,脸上驾一副眼镜,温文尔雅,气质翩翩,一看就是个挚朴憨厚的读书人。当时,她也一眼就有些动情动意。冥冥之中感觉,这呆子似早与她前世有缘,只是姑娘的矜持让她始终就言语得体,举止大方。在回去的路上,她在干爹面前还差点因心里惦着与那呆子的邂逅而答错了话语,以致让智慧的干爹看穿了她的心思。那呆子既未留下尊姓大名也没告知他的来踪与去影,说不定还真正只是看她模样漂亮美丽买她几个鸡蛋而已。虽然干爹在那呆子面前,透露了她是穿石渡的,但穿石渡东西两村几百上千户人家,那呆子若真有那样的意思,要找到她周忆花家也并非易事哦。

  周忆花在心底轻轻笑了两声,她遂想起一年前她家那个零陵的远房表姑给她介绍的那个对象来,那更是个呆子,岂旦呆还有三分傻样。周忆花心想,难不成我命中只有呆子缘?去年那个呆子至今想起还感觉十分可恨又可笑。那呆子憨傻三分还自恋,自说自话情绪冲动,不像是个正常人。周忆花回忆,也是去年夏天,零陵城里那个并不常和乡下她们家走动的表姑突然上门造访,并领来了她们家上海一个亲戚的儿子给忆花侄女做婚姻介绍。那是个30多岁的男老师,在上海一所大学教书。表姑说,这个男老师姓蔡,是个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因为优秀就留校当老师任教了。也是因个人在婚姻上的挑剔,至今未遇到意中人。表姑问过他,挑对象的标准是什么,他告诉表姑,除了人漂亮其他条件都不在乎。表姑便立马想到了忆花表侄女,论漂亮那是没得说的,天生丽质,温柔孝顺,勤劳朴实。那个老师听了表姑的介绍,便动心爽意,他即刻催表姑带他去穿石渡,深山寻美女。

  即至见到周忆花本人,那老师眼都直啦,也和前些天场圩上那买鸡蛋戴眼镜的男子一样,脸红耳赤,语无伦次。但表姑带来的老师更失态,简直有点不正常。他见到周忆花二花都没说,那猴急的样子似乎恨不得立马就成婚,抱得美人归。他不顾表姑在身边,上去就握住周忆花的纤纤玉手,摩挲起来。周忆花吓得花容失色,拼命从那人双手中抽回自己的手。谁知那男子非旦紧握周忆花的双手不放,还口中絮絮叨叨地念道:“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念着念着,那呆子竟然把自己的脸去贴周忆花那双被他紧握的双手。

  不是表姑断喝他:“书呆子,你情不自已掉书袋吧,快松手。这是乡下,哪像你们上海那样子开放?快松手!”周忆花当时就吓哭了,尽管表姑一个劲解释赔礼,说什么是这个男老师太喜欢忆花表侄女啦,以致失态。还说上海是大都市比乡下开放,何况蔡老师教大学,懂得西方礼仪,人西方有绅士风度的男子见到心仪女子都是这个样子。但表姑说一千道一万,周忆花都不肯原谅那唐突的蔡老师,更不愿接受表姑上门介绍的这门亲事。实在沒辄,那表姑只好领着那呆子怏怏不悦地离开了周家,离开了穿石渡。后来听刘一爹说,那呆子回去过渡口时还差点掉进穿石河水中,那样子实在是菜到家了。

  这事过去了差不多一年了,周忆花后来也自省,那蔡老师太开放,而自己则太过传统。

  周忆花想,这回场圩上买鸡蛋的憨呆男子虽然没有去年那个憨傻自恋的男老师那般失态,但那样子也够憨呆的了。周忆花想,怎么城里的这些都在教大学的知识分子还这般憨呆呢,怕是有毛病吧,不然都是30多啦,还找不到对象呢?所以周忆花也就有些释然了,反正也没给那呆子留具体地址,即便那呆子想上门,还不一定能找到门呢。

  令周忆花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呆子非去年那个呆子,这个看似憨呆样子的呆子却并不呆。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周忆花和她干爹离开场上的那一刻,他就在细心打探周忆花的种种情况。而周忆花虽不是场吁上的常客,但作为一家谋事主事的当家人,她也不少在场圩上露面。更别说这两年为措筹德德弟弟的学杂费用,她可没少同场圩上的常客刘三爹来赶场迎圩。或将她下水坑河渠抓的小鱼虾拿场上換钱,或将她辛勤收种的菜蔬拿来变卖。所以场圩上的一些经济人或赶场圩的常客都认识周忆花这位漂亮又勤俭贤淑的姑娘,也知晓她家的景况,更同情她的家境。所以文湘河稍一向场圩上的人打听,场圩上的人便竹筒倒豆子,把他们所知晓的周忆花家的一点低细向文湘河倒了个精光。

  作为省城长沙高校的一位资深的讲师,文湘河的个人婚姻早是学院领导同事关切的大事。追在他身后凰求凤的大学老师和他执教的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那可是摩肩接踵,挥手如云。因为他为人憨厚诚恳,因为他学识丰厚,底蕴深沉,因为他教学水平高超,研究能力高强,因为他医术水平精进,医疗品质高尚。接触他的女老师爱他的谦和温顺,爱他的沉稳大度,爱他的天性善良,爱他人文知识的深厚底蕴,更爱他医学技能的超群。那些女同学呢,既爱他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又爱他春风化雨的实习指导,当然更爱他谦谦君子的儒雅和满身书卷气的高贵气度。然而男女婚姻这事最是“皇帝不急宦官急”的事情,是旁人上竿子,当事人打哑迷的人间趣事。学院里为文湘河提媒做介绍的人多了去啦,但文湘河压根就没将之当回事情。文湘河仍在零陵的叔伯和外婆家的亲戚也是在他一回来探亲,就关心询问他的终身大事,他也是一笑置之,含含糊糊,嗫嚅着不正面回应他们的关切。

  是文湘河没动婚姻之念吗,不是,是他自己总是觉得在他生命的灯火阑珊处早有位姑娘在和他对望回眸,无数梦境中他和那位心上的姑娘如影随形,依依交好。文湘河梦醒时分,冥冥之中觉得,自己的婚姻,自不在急上,一旦时机成熟他和心上人就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全天下的喜鹊也会从四面八方飞来,为他们搭起鹊桥,让他们银河脉脉,衣袂飘飘,相会在鹊桥上喜结良缘。这回场圩上文湘河竟一眼就找到了他的意中人,他望见周忆花的第一眼心里就认定眼前这位姑娘,就是他此生踏破铁鞋将要寻觅的心上人,他似乎感觉那无数梦境中就是与这位场圩上买鸡蛋的姑娘卿卿我我,依依相恋,不想在他人生的峰回路转之中轻易地在这处远山近水的场圩上遇上了,谁能不说这就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呢。上天既然让他们在这里有缘相逢,他文湘河这回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错过这门姻缘的。

  于是就在赶场的第三天,文湘河便备足礼物,邀上他的远房老表也请上那位乡公所的副书记亲戚,一同准备登周忆花家的柴门说亲。一路上,那位穿石渡乡公所的副书记又请上乡公所的妇女主任,过了渡口又找到穿石渡西村高级合作社的妇女主任,七里八拐,一行五人,兴高采烈开拔到周家。那天正巧周家盲夫妇也沒出去算八字,在家翻衣晒被。突然家里来了这么些客人,他们很是有些惊慌失措。母亲赶忙唤在院子里磨镰刀的周德山:“德德去后山喊姐姐,快去,家里来客人啦!”

  周德山一骨碌跑出家门,沿屋后小路飞奔,边跑边喊:“姐姐,姐姐,来人啦,家里来客人啦”。

  正在后山砍柴的周忆花听到弟弟的喊声便收起镰刀,扯开绳子将柴草麻利地梱好,用尖扁担一担就下山了。见到汗光闪闪的弟弟,她抽出手帕擦去弟弟一脸的汗水,爱昵地埋怨道:“来了阎王老子,这么着急,跑这么快也不怕摔跤?帮姐姐担柴,姐姐才砍了一点点柴哩。”

  说着让周德山挑上柴走前,周忆花自己则来到小水沟旁,洗脸抹汗,整发扯衣。周忆花冰雪聪明,她早已猜出几分,定是那呆子请人上门保媒来了,她心下一阵暗喜和激动。她把影影绰绰的水面当成镜子,梳洗打扮一番,自觉好了才急步去赶挑柴的弟弟。按说山里伢子象周德山这般大小应是砍柴挑水,扶犁放耙,播种收粮样样都能干的青壮劳动力了。但周德山从小体弱又有几分耳背,加之在家有父母和姐姐的痛爱,在外干活有喜哥哥的帮衬,他的确干活很少更别说重体力活啦,所以家里一应重体力活还是姐姐抢去了干。

  到家后,周忆花又为客人添水续茶,把家中收藏的红薯片子,干花生抓了两盘待客。她见到那买鸡蛋的眼镜男子涨红着白脸,时不时偷偷瞄自己几眼,她心里也春潮叠涌的,但她暗暗嘱咐自己,千万别乱了方寸。

  大队妇女主任把周忆花叫到一边道明了所以:“忆花,今天我们几个登门,你也知道是为文老师和你保媒来了。刚刚我们已把文老师的情况详细地同你父母亲讲了,他们二老都表示同意。这个文老师虽比你大十来岁,但人家是大学老师,工资高有地位,你被他看上也是你的福分呀。年纪大些晓得痛人,跟着他你今后就是城里人啦,还不叫我们这些乡里的人羡慕死唦"。

  “他条件是好,可是我又不了解他,就是在场上他买我的鸡蛋打了一次照面。瞧他那个呆子样,哪个晓得他会不会真对我好唦。再讲啦,我嫁人了德德怎么办,他体质不好又有些耳背,我爹妈又照应不了他……”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大队妇女主任静默了一下便说:“忆花,乡邻们都晓得你痛弟弟如命,但不能因他耽误你吧,男子早晚要做汉子,他今年都16啦,明年高中毕业就要讨媳妇啦。你还不放手,他怎么长大哩。你不必挂心,你看平时有喜那样护着他,你爹娘虽照看他不太周全,但痛他也不弱示你哩,何况德德他干娘痛你弟弟痛得要命,你就放心吧。”

  大队妇女主任快人快语倒真是大实话。姐姐痛弟弟痛得要命这在西村是人尽皆知的事,盲爹娘照应不了周德山,这话也没说错,尤其是周德山的的干娘痛周德山,那更是穿石渡这一带乡亲们口中的美谈。周德山自二岁起白天就托给有喜妈照应,有喜妈特别疼爱有喜和德德这两个孩子,尤其是德德。不光德德生得瓷娃娃样好看,也因他爹娘是一对盲人,姐姐也仅仅比他只大四岁。有喜妈善良厚道,同情周德山父母照看德德不周全,自然就更重周德山一些。以至三爹总说“有喜他娘,你怎么还偏心起来啦,看德德比自家的儿子还要重些,你去做德德的娘好吧。”三爹对有喜妈刘吴氏椰揄道。

  “要得要得,我改天就跟德德爹娘讲,把德德收做干儿子。”有喜妈就汤下面接三爹的话茬道。这后来周德山就拜了有喜娘做干妈,两家关系就走得更近了。

  “那也好,我们先了解一段时间再看吧!”周忆花听了妇女主任的话遂对弟弟渐渐放下心来,她对妇女主任说。

  “忆花,那怎么要得,对上了相就定下来唦,何况人家文老师暑假一过就要回长沙哩。来来来,我帮你打下手,搞餐饭吃就算把这门亲事定下来好啦。”这大队妇女主任本就为人爽快,平素又跟周亿花十分要好,说着就挽起袖子大声喊道:“德德去把你家那只叫花鸡抓来,我杀你摘毛……”

  “主任,那只叫花鸡杀不得,要留下生蛋哩……”周忆花也卷起了衣袖拿起淘盆去量米。

  “生什么蛋啰,今天来这么多客人,总要搞几个菜唦,德德去抓鸡,抓了鸡交把我,你去上院喊你干爹干妈和你喜哥哥来吃饭做陪客,你问你干娘有冒得一砣腊肉。”妇女主任利利索索,快人快语。

  “好,我就去抓鸡,再去喊喜哥哥和干娘他们去。”德德总把他喜哥哥放在前头。

  一会功夫一桌山里人家的饭菜就摆上了桌。酸辣椒蒸鸡、白辣椒炒腊肉、剁椒豆豉蒸火焙魚、一大碗石灰蒸蛋、红辣椒丝炒腊腸子、黄瓜皮炒腊猪脑壳肉、一港碗炒丝瓜、一碗豆角、一碗茄子、一碗酸菜炒苦瓜。好家伙十全十美一大桌,青红紫绿色香味美,看了叫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主客团团围坐,三爹把自己浸泡的眼镜蛇酒也带来了,他说:“晓得我们忆花这样漂亮的妹子,是世上的后生都要抢着保媒迎娶的,冒想到被你文老师先下手为强,就要抢走了。文老师,你莫发呆呵,要待我们花花好一世啦,晓得啵!”三爹对戴眼镜的文老师说。文老师推推滑下鼻梁的镜架,望着刘三爹喜孜孜的点点头。

  “来来来,三爹把平素舍不得喝的治腰蛇酒都拿出来哒,都筛上一杯吧,来远房亲家、书记、主任、三爹、忆花的爹娘,今天文老师托我们上门保媒提亲,我看蛮好。文老师是省城大学老师,花花是我们这方圆百里最漂亮的妹子,这叫天作地合,金玉良缘哩!”大队妇女主任施展她三寸巧舌,唯恐不能保媒成功周忆花这门亲事。她大方热情地斟酒举杯,仿佛她就能全权代表周忆花娘家一样。席间三爹把彩礼婚期和周忆花出嫁前文老师应帮周家办的诸事,当着文老师的远房亲戚和三位保媒的干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出钱修缮房子,添置家什农具等等。文老师一个劲地点头,一叠连声地答应下来。

  八月中旬文老师终于带上美丽的穿石渡姑娘周忆花踏上了回省城长沙的路,文老师满心欢喜,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也身轻如燕,步履快捷。周忆花却一步三回头,她万般不舍,饱含热泪,语调呜咽,叮嘱万千。她抱着已高出她半个头的弟弟流下串串热泪,一句话也说出来。她朝前来穿石渡送行的众乡邻挥挥手,掩面抽泣。文老师见状也眼眶含泪,心情激动。只到摆渡的刘一爹催他们上船过渡,催了好几遍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登上船跳板。解缆抽跳,撑竿下水,摆渡的刘一爹熟练利落地完成好这一串动作后,扶着撑竿象只轻捷的燕子点水跳上船。船在水面打了半个转,才朝对岸像支利箭那样飞驰而去。

  周忆花扶着船桅杆,回身望着渐行渐远的穿石西村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散落在山坡岭下的村落,任凭热泪打湿了衣襟,心中一千个留恋,一万个不舍。再见啦,养育我的穿石河。再见啦,生育我的爹娘,你们虽然从末见过你们漂亮懂事勤奋孝顺女儿的模样,但你们已然从心底感受到了她对你们养育的感恩。再见,我最心疼心爱又最放心不下的德德弟弟,你要强壮健康起来,你要放大胆量,要跟你的有喜哥哥多学学,学他胆大心细,学他行事干练,学他为人机敏……两岸青山一排排退去,水浪一波波涌来,穿石渡啊,穿石渡,你将把我们山里最漂亮最良善的忆花妹子渡向她人生的何方……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