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之法自古就有,是解决外交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不少朝代是屡试不爽,即便是汉朝把匈奴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也有过和亲之策。
因此这办法并不像后世那样被人嗤之以鼻,起码大唐的君臣并不会太反对这种手段。
渊净土此时也是手拿把攥的认为,自己这一提议大唐君臣不会反对。
毕竟只需要一位公主,就能够平息两国战火。
而高句丽期望的并非一位公主,而是大唐公主的陪嫁!
前朝的时候,突厥因为隋朝的陪嫁一飞冲天,有了和隋唐两朝抗衡的实力。
现如今高句丽内忧外患,若是迎娶了大唐公主,起码能够暂时消除外患,至于内忧,有了大唐的陪嫁和之后的援助,他高句丽内部的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
渊净土这话刚刚说出口,周围大唐臣子就蹙眉沉默下来。
和亲乃是大事儿,更何况是陛下的女儿,他们并不敢随意发言。
李世民此时也是有些犹豫,他虽然痛恨高句丽的做派,但是这时候还不是开战的时候,自己需要暂且冷静下来才行。
而就在整个大殿当中都陷入寂静的时候,陈晓却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齐刷刷的朝着陈晓看了过去,眉宇间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陈晓居然主动站出来了!
难不成是和这和亲的事情有关系?
而此时的渊净土看着陈晓,心中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只见那李世民眼神一亮,嘴角微微扬起,开口道:“说。”
“陛下,臣以为和亲之法不可取。”
陈晓居然反对和亲?!
诧异的看着陈晓,李世民开口问道:“哦?怎么说?”
“陛下,我大唐自建立以来,从未有过和亲之策,自陛下登基以来,平突厥,灭吐谷浑,每战必胜,我大唐铁骑勇往直前,未曾有一合之敌。”
“若是和亲,我大唐何须向他国下嫁公主?为何不能是他国公主嫁入我大唐?”
陈晓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俨然间给大唐君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对啊!为何不是高句丽将他们的公主嫁过来,反倒是要将我大唐的公主嫁过去?
只见那程咬金此时也是一脸兴奋的站了出来,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陈大人所言极是,高句丽自知不如我大唐,为何不将他们的公主嫁到我大唐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陈晓这边话音刚落,接着便有不少大臣站出来附议陈晓的说法。
一时间,朝堂之上嘈杂无比,但对于李世民来说,却是很清楚,大臣们并不希望大唐公主嫁到高句丽。
而此时的渊净土脸色也是难看无比,目光死死地盯着陈晓,好似要将陈晓生吞活剥了一样。
他高句丽的公主嫁到大唐?!
那大唐丰厚的陪嫁必定化作乌有,他们高句丽什么都得不到,还要赔进去一些?
都怪这个陈晓,关键时刻坏自己的好事儿!?
第284章第284章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
嘴角噙着一丝冷笑,陈晓看向渊净土的眼神中满是冷意。
和亲?
真以为自己不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
中原王朝历朝历代的和亲,都是以大量的陪嫁为前提。
公主下嫁,朝廷会准备大量的东西,包括工匠。
在陈晓看来,这和资敌没有任何的区别。
匈奴外族的冶铁技术怎么来的?不正是靠着历朝历代下嫁公主带过去的?
而此时,李世民也看向渊净土,轻咳一声说道:“兹事体大,事关国体,朕需要好好想想,高句丽若是别无他求,那就先退下吧。”
听到这话,渊净土不由得就是一愣,神色间也浮现出来一抹惊骇之色。
这是……犹豫了?
渊净土张了张嘴,原本还想说上两句,但见李世民已经毫无兴趣,只能闭口不言,躬身退了下去。
高句丽使臣掀起的风波暂时停歇下来,至于其他藩国使臣,就正常了不少,朝会很快就到了尾声。
当内侍宣布退朝的时候,一众大臣才纷纷离开大殿。
只是刚走出去没多久,陈晓就被一名太监拦了下来。
“公爷,陛下召见。”
陈晓也不意外,毕竟自己在朝堂上掀起一片波澜,退朝之后李世民必定会私下里见自己一面。
因此陈晓也不多言,只是点头应是,跟着内侍朝着甘露殿走去。
刚一入殿,陈晓便惊讶的发现,长孙无忌,李靖等人全都在殿内等候。
见众人看向自己,陈晓也不发憷,只是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
“臣拜见陛下。”
“罢了,免礼吧,赐座。”
等到陈晓坐下之后,李世民才开口询问道:“今日朝堂之上你直言反对和亲之策,落了高句丽的面子,朕很好奇你为何如此反对这件事情?”
听到李世民心中的疑惑,陈晓看向李世民开口说道:“陛下,臣朝堂之上所言都是肺腑之言。”
“我大唐自从建立以后,面对番邦从未有过低头的时候,大唐男儿铮铮铁骨,自然是不会轻易向敌人低头,如今高句丽自傲无比,丝毫没有忏悔之意,我大唐同他一个小小的高句丽结成邦交,还需要假以女人的手,是我大唐男人都死绝了吗?”
陈晓这一番话,将在场的一众人说的脸色有些难看,但又偏偏不知道该说什么。
因为朝堂之上,他们听到和亲的消息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心中甚至于有些赞同和亲。
“我大唐安定当然不能用女人来换!”
李世民眉头一皱,心中也随之涌现出来一股怒火。
只是这怒火并非因为陈晓,而是因为和亲一事。
自己十几岁便领兵作战,十几年来未曾尝试一败,手中兵多将广,坐拥九州之地,一言便可决人生死。
自己的国家,何时需要一个又一个女人来换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