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神魔体在赤炼金身阶段已经停留了一段时间,此时任霄正好借助两位准圣的力道将这道关隘打开。
不灭王体,是混沌神魔体第三阶段的名字。
观音怔在原地,眼神当中充斥着阴霾,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行动,不管这唐三藏再怎么花里胡哨,他始终是一位地仙,而自己却是一位妥妥的准圣。
“唐三藏,如若在负隅顽抗,魂飞魄散就是你最终的下场!”
观音的一句无能狂怒之后,任霄并没有搭理,继而在观音一道神通之后,任霄并没有直面相应,而是身体猛冲,朝着其他方位而去。
观音还在疑问至于,在其身后的一位罗汉忽然发出一声哀嚎。
没错,任霄此时的目标不在是观音,而是观音身后的几位罗汉。
最主要的方面还是系统的任务,如果任霄此时跟观音继续大战,这些罗汉说不定就找机会跑路了,那任霄岂不是得不偿失。
“混账!”
面对观音继续的无能狂怒,任霄并没有搭理,而是穿梭于各位罗汉之间,不断的收割着他的猎物。
不灭王体的步入,使任霄的力量跟速度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单单一肉体力量而言,不灭王体BUFF已经不输准圣了。
所以,在面对这些身为大罗金仙的罗汉之时,就宛如劈瓜砍菜一般。
一道道哀嚎之声回荡于这片空间,观音也是干着急,因为她始终无法锁定任霄的踪迹。
剩下的几位罗汉一看这情况,哪里还敢继续在这,尽皆四散而逃。
只不过他们似乎低估了任霄的速度,这些罗汉要是乖乖的在观音身边,任霄还可能有些束缚,但要是脱离了观音,那任霄可就是大杀四方了。
所以,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内,观音带来的人马,只剩下了六牙白象,十七位罗汉尽皆丧命于此。
六牙白象因为身上带着白玉神莲这件先天至宝,所以任霄并没有将其放在首杀系列。
而在清理了这些罗汉之后,任霄将目光再次对准了真武手底下还剩下的数十位灵官。
真武此时的情绪是尤为复杂,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走的话,必定会沦为一个笑柄,堂堂准圣,被一位地仙杀跑了,那自己的颜面可真就埋在地下三千层了。
要是不走的话,这唐三藏的杀伤力实在不受控制,这完全是一个没有任何底线的疯子。
而就是在这犹豫之刻,在解决完众罗汉之后,任霄的目标转移了。
剩下的数十位灵官也开始步入罗汉们的后尘。
“真武,此时还不联手,更待何时!”
观音此时的形象彻底崩了,凌乱的长发以及气急败坏的脸色,这那还是那位人类焚香叩拜的观音,倒更像是一位疯婆子。
真武在听到观音的话之后,也没有丝毫的犹豫,两位准圣全力释放自己的修为,配合着白玉神莲,开始逐渐笼罩这片空间。
而又是收获那二三十位不同灵官化成的糖豆之后,任霄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了。
纵使这不灭王体变态,但任霄还是有自知之明,现在的他单对单准圣都不一定获胜,更别说两位趋近疯狂的准圣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了。
所以,承载着慢慢胜利果实的任霄,在两位准圣的包围圈还未形成之时,便冲破了白玉神莲的封锁,回到了仙乐天。
“啊!!!!”
原地,只剩下一个乱发狂舞仰天咆哮的观音,以及全身颤抖的真武。
而在御书苑,玉帝通过镜花水月将这场遭遇战是从头看到尾。
从起初的幸灾乐祸到凝眸皱眉再到现在的一脸震惊,原本以为只是一颗棋子的唐三藏,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有了掀翻棋盘的能力。
虽然这个结果是好的,毕竟佛门跟星神派此次的行动不说是伤筋动骨,但也损耗颇大,但玉帝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了。
一个未知的因素忽然出现在自己的计划当中,这必然会导致自己后续计划很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转折。
而且看唐三藏的这前进路线,玉帝知道,唐三藏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什么。?
第126章第126章动乱之始
而在天界发生动乱的同时,凡界唐朝国都长安此时正在举行罗天大醮。
李世民派袁天罡将国内基本上都有德高望重的道士齐聚一堂,为的就是彰显自己的诚意。
然而,在罗天大醮还未举行到一半的时候,整个长安城的高空忽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恐怖的嘶吼之声自远方而来,不多时,一只足以笼罩整个皇宫的巨大兽首从乌云之中探出。
百姓惊吓之余,袁天罡则是携一众道士布下大阵,企图阻挡这恐怖凶兽。
然而,来自兽首之上仅仅是一口吐息,就将这众道士全力布下的大阵直接撕碎。
这震慑着惶惶人心的恐怖凶兽咆哮在长安城的上空久久不散,而就在凡人们以为自己欲要沦为这凶兽的食物之时,乌云密布的高空被一道雷电蛮横的撕开一道口子。
一位全身流淌着电弧得神明犹如末日来临般的救世主出现在长安城高空之上。
“吾乃天界普化天尊,特来代天诛妖!”
一道洪钟大吕之声传遍四方,紧随着数道撕裂天际的雷电过,那头恐怖凶兽在一声声哀嚎之上化为灰烬消散在高空之上。
原本乌云密布的高空恢复了清明,那尊神明也在随即消散于天际之上,李世民则是带头恭拜上天。
而自此一事过后,整个唐朝以长安为中心,开始扩散此神迹。
加上朝廷的推动,凡界那些原本家中供奉的佛陀开始大部分换成了道教神明的图像,而整个唐朝地界的寺庙也逐渐换成了道观。
让凡人们觉得惊喜的是在换了这供奉神位之后,凡间的那些动荡好像少了很多。
在此之后,凡人们的信仰,也从佛门大规模的开始向着道教过渡,一时之间,道教开始逐渐成为了唐朝的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