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8章

作者:穿越者|发布时间:2024-12-20 05:00|字数:1924

  随着豫章,庐陵渐渐平息,袁术退回自己的老巢淮南,这两郡一时到没有什么战斗。蛮王沙摩柯带着部下,从明转暗,不再明面上和刘繇的军队做对。刘繇因为和孙策的战斗节节败退,暗地里和沙摩柯部签署互不侵犯协议。

  老沙部下有了饭吃,自然不会去找别人的麻烦。不过有件事情,他始终还记得,那就是桂阳郡两次让自己损兵折将。虽然第二次放过自己部下一次,但这无疑是一种耻辱。

  身为蛮王,他从武陵到庐陵,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败仗,这份仇一定要找回来。

  他召集部下商议,决定攻打桂阳郡。

  氏金鲁对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虽然老沙没有过多的责怪他,但败仗始终梗在心里,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如今机会来了,他自然奋勇当先。

  “大王,我愿为前部先锋,踏平桂阳,取下陶新人头献于帐下。”氏金鲁一脸决毅,嘴在老沙面前。

  沙摩柯冥神想了想,摇头道:“我闻陶新新拜一军师,名唤单熊,诸位可有知此人者?”

  他手底下的人基本上都是蛮力武将,没有能够出谋划策的人。顿时一个个低着头,不敢看沙摩柯。他们常年呆在南方,怎么会知道单熊是何方神圣呢。

  氏金鲁不以为然,以为沙摩柯太谨慎了,道:“大王,量一少年军师,有何德何能,定是徒有虚名之人。那陶新年幼无知,不识良莠,故而败一年幼者为军师。交州刘军与之交战,桂阳此时疲乏不堪,正是出兵最佳时机。”

  被氏金鲁这么一说,老沙的最后一点疑虑也随之消失,虽然说这么做有点乘火打劫的意味,但这个时代就是乘火打劫的年代。又便宜不占非好汉,沙摩柯自认为自己是天下好汉。

  当即点起两万蛮兵,发兵桂阳。这次是他亲自带队,点起部下十员猛将,大有不踏平桂阳誓不归的雄壮气势。两万蛮兵,可以说是他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了,可见他对这次战斗的重视。

  消息传到桂阳,陶新立即召集部下商议,所有战士严阵以待。经过这段时间招兵,陶新又招募了一千人。不过这些人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战斗力还很弱。陶新真正的主力部队,还是近卫营和原来剩下的那两千士兵。

  饿狼刚走,猛虎又来,群臣顿时一个个惊慌失措。彝越不像其他势力,和他们根本不可能讲道理。

  众人把目光投向了徐庶,纵然有怀疑徐庶的人,此时也希望他是天神下凡,能就桂阳郡一次。

  第5章徐庶用计

  徐军师,彝越大军来袭,可有良策退敌?”郡丞是群臣的代表,第一个询问。

  徐庶没有理会郡丞,反而问丁逊,“丁队长,敌人有多少人马?”

  丁逊道:“两万。”

  徐庶听后看向陶新,两人相视一笑。在这个问题上,两人经过很多次讨论,已经有很好的对策应对。徐仲甘宁这些核心成员,自然知道陶新和徐庶商量出来的对策。只是苦了其他群臣,一个个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扒开徐庶的嘴。

  陈应和包隆两人静静地站在一边,他们也想知道陶新有什么良策能够退敌。桂阳郡如今已经经不起任何打击,要知道彝越虽然只有两万人,但都是能征善战的主。就凭桂阳郡如今这点人数,该怎么防御呢。

  他两人最近变得沉默少言,不向陶新提任何意见,也不和其他将领过多来往。两人没事的时候,喜欢在一起喝酒,也从来不请别人一起。对于他们的改变,陶新也没太在意。他两人虽然官职不低,但却没有实权。

  徐庶不理会众人,接着道:“彝越多久可到桂阳?”

  “全速前进,一日之内可到。”丁逊回道:“依现在这种速度,至多两日。”

  “好,叫斥候多幸苦一些,随时报告彝越的位置。”徐庶点了点头。

  丁逊领命而去。

  “主公,请往军营点兵。”徐庶恭声道。陶新点点头,对群臣道:“诸卿勿忧,我与军师自有退敌良策,尔等各司其职不得擅离职守,退下吧。”

  陶新带着一干武将来到军营,大战前的动员自然少不了,不过这些话现在由徐庶这个军师来说。

  “诸将听令,甘将军周将军,你二人各代本部五百人,带上火器前往南平县与彝越必经之处埋伏。切忌,若无命令万不可轻举妄动。”徐庶拿出两个令牌,分别交给甘宁和周仓。

  “得令。”徐庶的话就是陶新的话,两人爽快的接令。

  “芝然,仲辛,你二人辅助二位将军。”甘宁和周仓两人勇有余而智不足,徐庶派徐仲和孙昱两人去辅助,也是为了更好的执行命令。

  两人得令。

  “陈将军,你随我和主公正面迎敌。裴将军,你协助包将军领兵一千防守城池。”徐庶接着道。

  “正面迎敌!”陈应惊道:“军师,彝越之兵力大凶猛,且有两万之众。我等如何以两千人,迎击两万大军?”

  徐庶微微一笑,道:“陈将军不必惊慌,我自有良策。”

  见徐庶胸有成竹,陈应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更何况,还是和陶新在一起。要是有危险,陶新岂不是也处于危险之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陈应越来越不相信陶新了。

  大军分做三路,其余由包隆带着新招募的一千人防守城池。有裴元绍辅助他。说是辅助,其实是监督。

  对于陶新部下的分属,徐庶分析过。陈应和包隆在一派,其余的将领都是死心塌地跟随陶新的。徐庶作为一个新人,自然不好在陶新面前说三道四。但他又不得不防,所以才把陈应和包隆调开。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