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算成熟,那一定是秦知了。在杨梅对男生的印象还停留在鼻子下面挂着鼻涕,穿着抹布似的脏衣服时,秦知以一身干净整洁的装扮闯入她的视线。他每天,都是一切都妥妥当当地走进教室。别人在教室外玩得疯疯癫癫的,他却安静地练毛笔字。别人拿着不理想的试卷想尽办法欺骗父母的时候,他已经捧着多个竞赛的奖项回家了。
杨梅心中小学时期的秦知,面孔是模糊的,只记得他每次领奖后走下讲台的一抹自信从容的笑容,那是杨梅日日夜夜反反复复练习的一抹笑。如果是秦知是王子的话,那么等她学会这样笑的时候,她就是女王了。
杨梅没有朋友,这不奇怪。一是性格问题,二是杨梅乖巧成绩好,长得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深受老师的喜爱却容易遭来小女生的嫉妒。她是一个只会埋头读书从不想其他事的女孩,思想单一。而到六年级的时候,有些女生已经开始成熟了起来,开始偷偷地买言情小说看,开始情窦初开,开始有了些小小的心机。
一个典型的例子:小秦。她在同龄的小孩中身高和相貌出类拔萃,只是成绩不好。杨梅和小秦在班上,一个成绩优异,一个才艺出众。小秦觉得她们两就该冰火两重天才好,把杨梅视为强力劲敌,处处与她争锋相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小秦喜欢秦知。尽管杨梅超过秦知,秦知没有生气,但是小秦生气了。老师把秦知头上常年的大队委帽子摘了,给了杨梅。
那时候在学校当上大队委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儿,早晨边站在校门口带上红领巾,胸前别上队徽,见到老师来,昂首挺胸行一个队礼,“老师,您好!”多么威风凛凛啊!像个小管家似的到处巡逻检查卫生,像模像样地记录在日志上……要当上大队委不容易,成绩必须过关,品德也得好。秦知当大队委的时候,小秦每天早上都来得特别早,因为可以早早地在校门口看看秦知。秦知在检查卫生的时候,她就在旁边谄媚:“秦知,我帮你看看哪里脏吧。”可是现在大队委的帽子让杨梅给摘去了,她不服气。
小秦给老师打报告:“老师,杨梅她根本就不敢开口说话,干嘛让她当大队委啊。”
其实老师让杨梅当此重任也是别有用心,想让杨梅借此机会多锻炼锻炼,鼓励鼓励她说话的能力。“小秦啊,我们让杨梅试试吧。要是实在不行,再换成秦知嘛。”
杨梅惶诚惶恐地接受了这顶帽子之后,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天天对着试衣镜练习一句:“老师,您好!”从含胸驼背辛辛苦苦练到昂首挺胸,从难以启齿勉勉强强练到可以完整无误地说出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这是含糊不得的,杨梅心里清楚,要站在学校门口呐,代表的可是全校学生的形象啊,老师把此番重任托付给她,自己无论如何都要争气一点。
清晨时间、午饭时间、傍晚时候、夜深时候,杨梅家每每都要传出一句:“老师,您好!”杨梅妈妈说:“她长这么大说的话还没这几天说的多。”杨梅姐姐橙子嗤笑:“还不是要当什么大队委,虚荣!”
杨梅做梦的时候都在练习该怎么说好那四个字。秦知能做到的,她一定也可以。
杨梅成功了,保住了大队委的位置,让小秦无话可说。
橙子翻着白眼骂她:“为了个大队委就这么肯说话,让你跟我们说说话就变哑巴了。”
小秦最近在写一部言情小说,六年级的她,受到一些小说的熏陶,写下一些文笔十分幼稚的故事,好在她肯坚持,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塞满了歪歪扭扭的文字。还屁颠屁颠地拿去给杨梅观阅,杨梅只觉得无聊,秦知是书里的男主角,小秦是女主角。两人一个是王子一个是公主,情节无非是秦知偷偷亲她一口或是送她什么小礼物,真是,无聊透顶。
小秦似乎在证明着什么:秦知是我的,你杨梅别想。
班上同学最近把杨梅和秦知看作是一对,因为他们分别是成绩最好的男生和女生,小学生心思单纯,就喜欢这样擅自配对。小秦心存芥蒂,特意写出一本言情小说在班上到处传递,好让大家知道她才是正牌的女主角。
小秦气势汹汹地质问杨梅:“你是不是也喜欢秦知!”
杨梅暗暗佩服小秦的直白,这种事情居然能这样大胆地摆出来说明,一点都不害臊,而自己,对于这种事情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说出口的。杨梅快步走开,被小秦拦下,不依不饶地追问一个答案。
杨梅急了,带着哭腔说:“你再拦我,我明天就告诉老师你喜欢秦知!”
小秦吓了一跳,没想到杨梅这样也能哭,还小心眼到要去告状。“哼,就知道哭鼻子,爱哭鬼。”
杨梅吸着鼻子走回家,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可以活得这么自在,喜欢什么就说什么,而自己,什么事都只会闷在心里,没错,她喜欢秦知,但要是别人知道,这该是一件多么糗的事啊。
小秦认定杨梅喜欢秦知了,因为如果不喜欢,她一定会马上否认掉的,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女生都暗恋秦知,杨梅一定不例外。于是又加紧了对杨梅的防势,天天逮着她问同样的问题。
“杨梅,你说,你到底喜不喜欢秦知!”小秦直直地大声问出来。
杨梅依旧伏在桌上不声不响。小秦急了,伸手去推她,
“你烦不烦呐。”是秦知,只见他皱着眉头走过来,手里拿着小秦写的言情小说。“你看你,都快升初中了,还写这么无聊的东西。
小秦红着脸抢过去,娇嗔道:“哪里无聊了嘛。”
见到秦知走进来起,杨梅紧张得呼吸不畅、气息不稳,小脸迅速烧了起来,索性把头整个埋在臂弯里。
秦知准备要离开,小秦不管不顾地上前拖出他:“秦知,你要考一中还是三中!”一中和三中是市里最好的初中,而它们分属于二中和四中两所最好的高中,也就是说,初中选了一中,高中自然而然就会上二中,初中选了三中,高中就会自然地上四中。这是市里一个心照不宣的规矩,在小学流传着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选了一中,你却选了三中。
秦知犹豫,因为他心里也没有确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