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97章

作者:马家街49号.|发布时间:2024-12-19 18:24|字数:2166

  张忠云按了一下写字台上的一个铃,随即门外走进了一个人。

  “小吴!去全美居定一个房间!”

  “张伯伯,不用了!我爸还叫我晚上早点回去呢!”

  “难得来一趟,你张伯伯想请你吃点东西还不行啊!”

  “真不是,我爸叫我晚上务必回去吃晚饭,你知道,我并不经常在家吃饭的。”

  张忠云当然知道赵蕊和她父亲的关系有点不和谐,既然赵蕊都答应了回去吃晚饭,自己也就不能强求!

  “那好吧,小吴,你送小蕊和杨晨出去吧!小蕊啊,下次再来一定得陪伯伯吃顿饭。”

  “呵呵,一定!那我们就先告辞了!张伯伯再见!”

  “再见!记得常来啊!小杨也记得来啊!”

  “嗯!张伯伯再见!”

  074章并校通告

  这个周末,华协的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个重磅炸弹似的消息,虽然这个消息早就在坊间流传开来了,但官方首次正式通报还就在这十月国庆过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西江大学和华协医科大学正式合并,华协医科大学改名为西江大学华协医学中心。

  华协医科大学结束了它近一百年的独立办学历史。

  杨晨也不知道今天就是并校的日子,自己也没有刻意去关心过,所以,一早就和张华晓跑市里面玩去了,虽然前些天出入校门也看到到处摆满了花盆,但他以为这是国庆的遗留,而且就算他觉得这是在为并校做准备,但他也不知道具体的日期是哪一天。

  因为这关系到华协所有师生的大问题,并没有任何征求他们意见的意思,所以没有必要提前通知这些人。如果在华协内部做一个民意调查的话,杨晨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不愿意并校的。

  虽然名义上是说,两校联合办学,但谁不知道这是大鱼吃小鱼,是西江大学吞并华协,好在西江省内办西江大学这样一所巨无霸大学。

  现在的西江大学除了一些农林海洋类的专业没有外,基本上涵盖了文史哲,理工医,门课覆盖之全,举世罕见。连研究佛学都登堂入室成了西江大学一热门研究生专业。

  等杨晨和张华晓吃了午饭,玩得尽兴归来,到校门口的时候,才发现,以前树立在校门上的那块写着华协医科大学的木牌没有了,换成了西江大学华协医学中心。而古老的牌坊似的校门上方的校名也被改成了西江大学。

  “没想到来得这样突然!”这是张华晓见到后的第一反应。

  “呵呵,我无话可说!”杨晨的话早在上一世就说过了,虽然上一世西江大学和华协都与他无关,但他一直都不认同两校的合并,更是反对全国那一段时间的合并潮,杨晨觉得这次跟52年院系调整有得一拼的合并注定要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败笔。

  理由只有一条,靠并校扩张地盘并不能扩成世界一流大学,虽然国内若干高校打的口号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作为国内顶尖的清华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都足够丢人的了,甚至在亚洲,她都不能算最突出的。

  所以,其它所有大学的口号就有点不自量力或者哗众取宠了。

  靠现行的教育体制,永远也不会办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杨晨对此感到相当的悲观。

  “看来,咱错过了好戏!好在,咱学医的也不图什么出生,西江大学和华协医科大学的毕业证都是一个道理。想必,这个弯还是很容易拐过来的。”张华晓只能自欺欺人地说道。

  “你知道就好,反正我们刚大一,比起那些学长来说,要接受起来就容易的多了,要是再过几年,谁还知道有华协医科大学这个学校曾经存在过呢!”

  “认同感啊!好在,吞并我们的是西江大学,不是益都大学,不然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

  “开玩笑吧你,益都大学这样一所垃圾专科学校也想吞并我们211工程大学,再怎么说,西江大学也是百年校史,211,985!全国前20。”十年前的西江大学也就这地位,后来渐渐的往前冲到了前十。

  学校内部除了挂着无数热烈祝贺两校合并的条幅外,已经看不到别的痕迹了,反正也就是摘牌,挂牌这样一件事情而已,其它的早就在背后完成了。

  至于各界领导莅临,还有什么庆祝大会,这些都不是杨晨和张华晓他们想要去关心的。所以,也懒得去打听有关事宜。

  再说,这大会也没有邀请自己去参加,所以就更谈不上形成什么既有印象了。

  反正,从今以后,自己成了西江大学的学生就是了。

  对他这个新人来说,认同感并无不同。

  可能是一些学长,三三两两的带着某种情绪从杨晨身边走过,讨论的都是关于并校的消息,确切地说是,对并校的不认同,是啊,他们当初考的是华协医科大学,而等自己毕业了,这个学校却消失了,自己领的成了西江大学的毕业证,这让谁也接受不了。

  事实上,这个时期,在外省人眼里,西江大学是一所并不真切在他们记忆里的学校,而对于立志学医的人来说,华协才是一张最好的名片。

  因为是新生,所以,杨晨他们并没有被要求去参加什么庆祝大会,所以,杨晨的态度就是听之任之了。

  因为这是他们改变不了的事实,合并和扩招是中央的既定政策,没人能够改变。

  当然,理由千变万化,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教育产业化,把教育推向市场。这是国家一直承诺的教育经费占GDP4%而无法真正达到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多年以来,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把教育产业化,或许是改变落后面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但从后世过来的杨晨知道,大学教育产业化正使得是这个国家的大学教育濒临绝境,从此,大学再无创新精神。过了十年,除了在校大学生人数这一个指标外,所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美梦依然没有成真,甚至渐行渐远。

  大学教育的产业化和盲目的扩招,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社会需求和大学教育严重脱节,每年都会有20%以上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十年后,那将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杨晨自己何尝不是受害者。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充满矛盾地前进着,或者停滞不前。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