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好吗?对了,你说的那个断魂崖,还有迷魂花是怎么回事啊?那迷魂花真的可以
控制人心吗?”皇后好奇的问道。
秦皇后在听完紫雪叙说的那是事情之后,最让她感兴趣的,就是断魂崖和迷魂
花了,尤其是当她听到迷魂花可以控制人心之后.恨不得立刻去断魂崖上面采一朵
回来。
紫雪对皇后道:“那是当然了!”
“既然如此,那紫雪妹妹啊,你下次再去的时候,带上姐姐我一起去好吗?张
家想要采一朵带在身上,张家要是有了迷魂花,到时候就可以,随意掌控陛下的心
思了”秦皇后面带得意的神色笑着道。“好哇!皇后,你胆子可真不小啊?居然想用什么迷魂花来控制朕。”秦皇严
肃的道。
秦皇刘希见她们之间谈话谈得很是愉快,可是始终却插不上嘴,因此心里有一
丝不悦。可是当他听到她们说起迷魂花,并且拥有迷魂花的人,还可以随意控制他
人心思的时候.顿时便来了兴趣。
因此在他听皇后说了那一句“要是有了迷魂花,就可以随意掌控他心思。”的
时候便故意借此计划插入到她们之间的谈话中。
皇后见状,连忙吓得跪下来,并诚惶诚恐,花容失色的道:“臣妾不敢,臣妾
哪敢控制陛下啊!”
“好啦!好啦!朕和你开玩笑的,朕也知道,你不会这么做。皇后,你说是
吗?”秦皇刘希在说那句话的时候,眼神里流露出了一种非常陌生,并令人毛骨谏
然的神色。
好了,故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了!
秦皇刘希虽然一直待人温和,但是并不代张他没脾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
就是他的个性,他最讨厌的就是被人控制思想,或者被人掌握心思,尤其是被人控
制思想。当然了!他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可以容忍。但是一旦知道了,那么,那个
人就会死得很惨,除非那个人有着特殊的超能力,可以随意掌控他人的思想。其实秦皇身边的贵妃紫雪就有那样的能力,只是她绝对不会这么去做,毕竟那
不是她的个性。
“放心吧,陛下,臣妾不会这么做的!”此时此刻的皇后被吓得浑身发抖,只
见她浑身颤抖的回答道。
紫雪看出了秦皇的心思,知道秦皇刘希的个性,于是连忙对秦皇道:“陛下,
我们姐妹两是在开玩笑呢!皇后和臣妾怎么可能,对陛下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呢?陛
下你看.你将姐姐都吓成什么样子了!”
“好啦!好啦!皇后快起来吧,你看你的好姐妹紫雪都生气了。”秦皇一边
说,一边将皇后扶了起来。
接着秦皇又以严肃的张情道:“不过啊!朕以后可不想再听到这个消息啊。”
“臣妾谨遵圣命。”秦皇后回答道。
“对了!紫雪,皇后,你们说的那个迷魂花,真的可以控制人心吗?”秦皇怀
着期待的神情问道。
“当然可以了.那迷魂花的确可以控制人心。”紫雪回答道。
“想不到,这世间居然还有这么神情的植物,看来朕哪天得上晋国断魂崖一
越。”秦皇刘希道。秦皇刘希不喜欢被人控制思想.可是作为帝王的他,却很想将所有人的思想都
控制住。因为这样的话,就不怕有人敢不听他的话了,万一有人造反的话,他也能
第一时间知道。
紫雪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连忙对他道:“不过陛下,迷魂花虽然可以控制
他人思想,可是拥有迷魂花的人却会被它反噬。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你控制他人思想
了,而是被迷魂花逐渐吞噬掉灵魂,继而变成行尸走肉。”
“啊!原来这么恐怖啊。”秦皇一听.惊讶的道。
“哎呀!想不到这么恐怖,幸好臣妾没去采摘什么迷魂花,要不然后果不堪设
想啊。”秦皇后听说了迷魂花的真相之后.顿时吓得脸色大变。
别以为紫雪是故意吓唬他们,其实紫雪说的都是真的!还别说皇后和秦皇想要
采摘迷魂花,就算他们到断魂崖上面去,也看不见迷魂花的踪影了,因为早就被张
羽、晓暗,还有她自己联手给彻底消灭了。
就算没有消灭掉,就算上面还有迷魂花,可是之前说过.一旦有迷惑他/她人
的心.或者闻到那迷魂花的香味.恐怕就已经丧命于断魂崖了吧。
“太后娘娘回宫,现已到达未央宫前殿。”
就在他们在谈论迷魂花的时候.突然听得外面呼喊太后娘娘回宫,并且已经到
达未央宫前殿.于是便立即从后花园,迅速往未央宫前殿的方向赶去。不一会而,秦皇、皇后,还有紫雪就来到了未央宫前殿,秦皇刘希一见到太
后,连忙跪下来恭敬的道:“母后,你不是说要过几天回来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
啦?”
皇后和贵妃见状也跪了下来,其余大小官员们,和那些太监宫女.以及侍卫们
也通通全都跪在了地上。
“怎么?本宫回来.你不高兴了吗?”太后神情严肃的道。
秦皇连忙回答道:“不是,不是,儿臣不敢有此想法,儿臣只是感到意外而
已。”
原来秦皇一早就知道,太后即将回宫,并且是在十天之后。可是.这才五天时
间,太后就从寺庙里回来了,因此对补太后提前回宫之事.感到非常意外。
“既然如此.那就好!大家都起来吧,别都跪着了。”大秦太后严肃的挥挥手
道
那些人听到她旨后.全都纷纷站了起来。
第二十八章回见秦皇(下)
这时只见皇后和贵妃,连忙跪下来,对太后行礼道:“臣媳叩见母后。”
其余的人见状,也跟着跪下来道:“臣等叩见太后娘娘。”“你们两都快起来吧,还有大家都起来。”汉太后见皇后和紫雪一起,连忙将
她们扶了起来,并对她们道。
皇后和紫雪同时道:“臣媳多谢母后恩典。”
其余的人也纷纷回答道:“多谢太后娘娘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