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郑夫人。”秦雨青拒绝了:“一旦我们成了妻妾,就会产生嫌隙,你可能无法明白我的想法,当年我的爹娘和二娘就因此闹过,后来我的二娘离开了我们。不说雨青家的伤心事了,但请郑夫人不要将我两之间的话告诉郑大人,雨青只想让他恨我,忘了我。”
“你和我说这些,让我又怎能心安?快起身,我们好好说。”郑夫人董尤珠想再次扶秦雨青起身。
秦雨青坚决不起:“让郑夫人董尤珠心不安就算雨青亏欠郑夫人的。”
“你没亏欠我什么,快起来,跟我回去。”郑夫人董尤珠说重话了。
秦雨青还是那样跪着:“郑夫人,雨青还有一个原因,我是秦氏嫡长女,若逝去的爹娘知道我为人妾室,怎能心安?我娘就曾对我说过,宁愿嫁给不爱之人,也要做正妻。所以郑夫人,雨青真的不能跟随你和郑大人。”
郑夫人董尤珠皱眉:“有这事?难怪你说要阿俨休我。”
“不,郑夫人,那只是雨青故意激怒郑大人的话,郑夫人切莫当真。”秦雨青忙着解释。
郑夫人董尤珠想了个办法:“我也没想过这一点,你毕竟是富家千金,怎能为我这个农妇奉茶做妾呢?雨青,我去跟阿俨说,让你做妻,我做妾,你愿意留在阿俨身边吗?”
秦雨青被郑夫人董尤珠的话惊得惊愕失色:“郑夫人,你和郑大人青梅竹马,同甘共苦,半生情缘,怎能为我一个半路人而自降身份呢?你这不是羞煞雨青了吗?”
郑夫人董尤珠摸着秦雨青的头:“身份没那么重要,我有阿慧,阿恩,阿忠三个孩子,那才是我最重要的。至于妻妾,你想要什么,都随你。雨青,你今年已经二十九了,跟着阿俨做丫环,都成老姑娘了。既然你喜欢阿俨,就跟着他吧。”
秦雨青顿感全身无力而羞愧:“郑夫人,你心地高雅,洁净,令我无言以对,无以启齿。就算做妾,我也没有资格在郑夫人之下为妾。”
郑夫人董尤珠急了:“你这有学识的姑娘,怎么说不通呢?”
秦雨青的膝盖跪得生疼:“你别说了,郑夫人。我主意已定,就此告别吧。”
秦雨青想起身,但双腿都麻了,起都起不来,郑夫人董尤珠一人也扶不起来:“雨青你这个死性子,教你别跪,你却一直跪着。”这时小郑和忠来了,帮着郑夫人董尤珠一起将秦雨青扶了起来。
秦雨青问他:“阿忠,你怎么来了?要是让你爹知道,又要打你。”
郑和忠讲得很有男子汉气概:“爹不会打我的,爹打秦先生才不对。我听说秦先生要离开了,特意来送别,还要替爹向秦先生道歉。”
“阿忠,你真是个好孩子,不枉我们师徒一场。秦先生离开后,你要记得念书,练字,习武,样样不能落下,知道吗?”秦雨青每次跟郑和忠说话都是以慈母的语气,所以郑和忠特别信她。
“秦先生的话,阿忠都记得。爹说秦先生执意要走,阿忠和娘祝先生一路保重,平安到家。”小郑和忠说得像大人一样。
“一路保重。”郑夫人董尤珠也说。
秦雨青难得一笑地转身离去。
“秦先生,”郑和忠叫住了她:“你说华山景色别致,许多人在那里修道,练武,学艺,是真的吗?”
“是真的。”秦雨青点点头:“好了,阿忠,我们要告别了,听话,快跟娘回家吧。”
“嗯。”郑和忠有了想法。
秦雨青走了,郑夫人董尤珠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直叹息,回到家里,心里一片乱糟糟。郑明俨也是,坐在院子里,双眼无神,回忆着雨青的种种:在狼愁林拼命拦住自己的马;做各种家乡菜给他吃;在荒野里学骑马,差点跌落悬崖;雪天里缠着自己抱着她飞舞;离开关内时留下折布帘;后来又莫名出现在军营,被识破后,差点散命;在金兵境内痛骂叛贼张一旭;高价购买工夫茶;画《桂花百合图》送给他,祝他大捷;从冰州回莞州的路上一路欢歌笑语……
这一切不断在郑明俨脑海中浮现。怎么那个温柔敦厚、尚雅贤淑的雨青会瞬间变得刁钻、刻薄,自私。郑明俨怎么也想不通:“这次她肯定回兖州。可能此生都无缘相见了。既如此,为何要让我遇见?”
郑明俨仰天长叹。胸怀天下的他难得这样细腻地感叹人生无常。
郑夫人董尤珠一直在想要不要将秦雨青临别时的话告诉郑大人,可秦雨青请求自己别说,怎么能食言呢?
郑氏夫妻就这样各自忧虑地过了年,迎来了第二年。此时永续帝已经驾崩,他的弟弟丰裕帝登基,朝廷面目也焕然一新。
文华殿内,年仅十七岁的丰裕帝曾钰干刚设计歼灭了奸佞阉党文重显一派。坐在御榻上的他雄心壮志,准备将他永续哥哥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整理得尽善尽美。
殿内的议政大臣有内阁首辅,次辅,各部尚书,侍郎等。备受关注的是年近古稀的首辅成基命和次辅靳朗熙。首辅一职肯定令人垂涎,而靳朗熙是丰裕帝重新组阁的第一人选,又曾主审了文重显一案,一时声名四起。将来会成为郑明俨上任的重要推荐人和支持者。
年轻的丰裕帝带着孩子气的口气宣话:“文氏一族已被歼灭,而今朕最为关注的是冰州后金实力大增,令大明边陲岌岌可危。尔等可有可靠人选,胜任督师一职,防守边疆?”
经过一番讨论后,靳朗熙带领众臣一致同意让郑明俨担任这个重任,收复冰洲评定冰洲的重任。
朝堂中:“回皇上,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这时有两双妒火浓烈的眼睛盯着靳朗熙,就是礼部尚书万弹佑和礼部右侍郎张续孔:他靳朗熙凭什么入阁,而没有我?
在这一阵附议声中,丰裕帝认为郑明俨是不二人选。
远在莞州的郑明俨很快跪接新帝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