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润林握住她的手,笑道:“希甄,这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若不是你在后方稳住军需、安抚百姓,此战不会这般顺利。”
战后,晏润林立刻组织军队协助百姓重建家园,修复被战火损毁的房屋、城墙,清理街道上的废墟。鹿希甄则带着晏家的家丁女仆,在城中开设粥棚,施粥救济那些因战乱流离失所、缺衣少食的灾民,还亲自到医馆,督促医官们全力救治受伤的百姓和将士,调配珍贵药材,确保药到病除。
“大家都慢点,别抢,人人都有份。”鹿希甄站在粥棚前,温柔地招呼着灾民,一勺一勺地将热气腾腾的米粥舀进他们的碗里,眼神中满是悲悯与关切。灾民们接过粥,热泪盈眶,纷纷向她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晏润林和鹿希甄的共同努力下,北平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繁荣。可他们并未满足于此,深知唯有让北平城长久稳固,百姓富足,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
于是,晏润林开始着手整顿军队,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将士们的作战能力和军事素养,还引入新的军事战术和武器装备,让晏家军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鹿希甄则将目光投向了教育与实业,她联合城中的富商巨贾、文人墨客,共同出资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让孩子们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知识与技能;同时,开办工厂,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咱们不能只着眼于当下,要为北平城的未来谋长远发展,只有百姓富足、人才辈出,这城才能真正繁荣昌盛。”鹿希甄在一次晏家的家族会议上,慷慨陈词,阐述自己的理念,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平城在晏润林和鹿希甄的治理下,愈发繁荣稳定。学校里书声琅琅,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他们或投身军政,或钻研学术,或从事实业,为北平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工厂里机器轰鸣,产品远销各地,为晏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让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晏家军威名远扬,成为了守护一方水土的钢铁长城,让敌军闻风丧胆,不敢再轻易来犯。
晏润林和鹿希甄的故事,在北平城的大街小巷传颂,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传奇佳话。他们携手并肩,历经风雨,用智慧与勇气、仁心与担当,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为乱世中的北平城带来了希望之光,庇佑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让他们能在动荡的岁月里,寻得一方安宁与富足。
岁月悠悠,他们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心中的理想与信念,继续砥砺前行,为北平城的明天,为国家的未来,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直至历史的长河铭记下他们的每一个足迹,成为永恒的丰碑。
第一百六十七章家庭纷争难平息,前路迷茫心忧煎
晏母坐在雕花的檀木椅上,表情严肃,眼神中透着不满与坚决。她看着晏润林,语气强硬地说道:“润林,我不同意鹿黎做副官。你看看我们晏家,你和润迅都在政府任职,已经为家族承担了太多责任。如今这局势动荡不安,战争随时可能爆发,鹿希甄想送鹿黎出国,远离战火,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为了鹿家的香火延续着想。我们不能再让鹿黎去冒险了。”
晏润林眉头紧皱,他理解母亲的担忧,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说服母亲:“母亲,我知道您是为了鹿黎好,也为了整个家族考虑。但是鹿黎这孩子有志向,他一心想要投身军旅,为国家效力。而且他在陆军部这段时间表现出色,单昱也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如果我们一味地保护他,将他送出国,他可能会怨恨我们一辈子。”
晏母听了儿子的话,微微一怔,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润林,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战争的残酷你比我更清楚,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支离破碎,多少年轻人因此失去了生命。鹿黎是鹿家唯一的男丁,如果他出了什么事,我们怎么对得起鹿家的列祖列宗?怎么向鹿希甄交代?”
晏润林停下脚步,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母亲,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阻止他追求梦想。鹿黎已经长大了,他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应该支持他,相信他有能力保护好自己。而且,我会在军队里照顾他,不会让他轻易陷入危险之中。”
晏母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动摇。她知道儿子一旦决定了事情,很难改变他的想法。但她作为母亲,实在不忍心看到鹿黎去冒险。她叹了口气,说:“润林,这件事情你让我再考虑考虑。毕竟这关系到鹿黎的一生,我们不能草率决定。”
晏润林点了点头:“母亲,我知道您需要时间考虑。但希望您能尽快做出决定,因为局势不等人。”
在晏家的另一边,鹿希甄得知晏母对鹿黎做副官一事的态度后,心中稍感欣慰。她知道晏母是心疼鹿黎,这也给了她更多的信心去说服晏润林。
然而,鹿黎却对母亲的决定感到不满。他找到鹿希甄,一脸倔强地说:“姐姐,我不想出国。我想留在国内,在军队里继续发展。我不想错过这个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鹿希甄看着弟弟坚定的眼神,心中十分纠结。她理解弟弟的理想和抱负,但她作为姐姐,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弟弟的安全。她轻轻抚摸着鹿黎的头,说:“黎弟,你还小,你不知道战争的可怕。姐姐已经失去了太多,不能再失去你了。出国对你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那里安全,你可以安心学习,等局势稳定了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