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皇宫,天际已经大片泛白。
“你们在门外守着。”
风北宸丢下这句话,就示意姜妩跟着自己进入寝殿。
一进去,姜妩也不等风北宸开口,极有眼色地朝自己衣柜跑去,然后佯装开柜子,把高产种子从个人仓库拿出来。
“陛下,这就是高产种子。”
姜妩抱着快递箱子,重新回到风北宸面前,主动上交。
风北宸睨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单手接过来,转身就朝桌子走去。
瞧着男人冷傲的背影,姜妩有种被用完就丢的感觉。
狗男人!
她暗暗骂了一句,还是跟了上去。
此时,风北宸已经学着姜妩之前拆快递,将快递箱子打开。
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大豆顿时映入他眼帘,让他呼吸一沉。
他并不是什么五谷不分的帝王。
还没登基前,他曾被他的好皇兄派去镇守边关。
而边关环境艰苦,人口又少。
偏偏那时候,朝中蛀虫颇多,大军的粮草和银两尝尝被克扣拖欠。
最后为了不让大军饿肚子,他亲自带兵一边种田,一边操练,才勉强撑住。
而大豆,曾是他让人种得最多的粮食。
因为它收获期短,饱腹感也强,更是喂养马儿最好的草料。
眼前的大豆,和他曾经种植过的大豆,感觉都不是一个品种。
后者在前者面前,就像是没有长大的小孩子。
姜妩这时候也看到了箱子里的种子。
不多,大概就两节指头那么多。
毕竟就只有一斤。
但颗颗饱满圆润无瑕疵,还是让她惊讶了下,“这些种子的质量还真高啊!”
她曾经帮奶奶挑过留种的大豆种子,可以说,很少见到这种完美的种子。
风北宸听到姜妩的声音,猛地扭头看去,“你应该知道这种种子怎么耕种吧?它跟现有的大豆种植方法应该不同对不对?”
这话虽然是问句,但语气却是笃定。
笃定姜妩一定知道详情。
“……”
姜妩看着面前男人,有点语噎,但到底没有否认,“我是知道一种新的种植方法。”
风北宸点了点头,“很好,五三!”
“属下在!”
五三从房梁下来,恭敬地跪在地上。
姜妩看到这凭空出现的男人,很是吓了一跳,本能地躲到了风北宸身后,一边吐槽。
“我去,这么大个活人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她难掩震惊地抬头,可惜除了一眼就能看到底的房梁,并没有看到哪里能藏人。
可惜,她的问题,没人理会。
风北宸对着五三冷声吩咐,“拿笔纸过来。”
“是!”
五三颔首领命,接着从地上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杆毛笔和一本册子放到桌上,并且还贴心的把墨水研制好。
姜妩看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这人简直是个百宝袋。
正想着,风北宸已经端坐在桌子旁边,手执毛笔道:“皇后,把你知道的种植方法说出来。”
姜妩回过神来,就发现偌大的宫殿,又只剩下她跟风北宸两个人了。
她心中掀起了涟漪,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
刚才那个人,不会是风北宸培养的暗卫?
如果是这样,那他来去无影,倒是说得过去了。
不过,风北宸有暗卫,以这厮多疑的性子,她作为庆国送来的牺牲品,身边肯定安排着暗卫监视吧?
完了,完了!
姜妩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私下里,可没少说这个暴君的坏话!
如果有暗卫的话,那些骂人的话,是不是都汇报到风北宸那边去了?
想着,姜妩忍不住朝男人看去,却不想对上一双透着不耐的黑眸。
“皇后,若是你耳朵不好使,孤可以替你割了它!”
风北宸冷冷地盯着姜妩。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这女人发呆了!
姜妩:“……”
又来了,又来了。
这动不动就断手断脚的语录。
姜妩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老实回答风北宸之前的问题。
“我知道的种植方法是先育苗,然后再进行移栽,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出苗率,还能提高秧苗的存活率。”
“当然,前期施肥也十分重要。”
她将知道的信息都说了出来,最后砸了砸嘴道:“差不多就这些,我说完了。”
风北宸看了她一眼,没说话,放下毛笔,拿起他记录的笔记看了起来。
姜妩也凑了过去,就见有些泛黄的宣纸上,字迹犹如雄鹰展翅,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狂野。
“字还挺好看的。”
她一时没忍住,嘴瓢的将心声说了出来。
说完后,她人就后悔了,紧张地看向身旁男人。
风北宸却好似没听到一般,仔细检查着笔记,随即若有所思地提问,“这个方法,是不是也适合其粮种?”
听到这话,姜妩并不感到意外。
古人虽然思想老旧,但是他们的智慧绝对不容小觑。
“没错,这个种植方法,适合很多粮种,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所差别。”
“比如,育苗的温差,施肥的含量,以及移栽后的修剪。”
“有些粮种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对它的枝丫修剪,才能让其长得更好。”
风北宸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禁来了几分兴趣。
“修剪了枝丫,不是让果实减少,怎么又会让果实长得更好?”
“陛下这就不懂了吧,我这么给你解释吧,我们把土地当成一碗饭,果实当成人。”
“一个人吃一碗饭,是不是比两个人吃得更饱?”
“同理,人越多,这一碗饭就不够分,更别说吃饱了,人吃不饱,是不是就得饿肚子,没精神?”
“那粮种也是,它都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又怎么能结出饱满的果实?”
姜妩认真地看着风北宸。
风北宸听懂了,提笔将这些再次记录下来。
他写得很认真,偶尔还会蹙眉思索。
配上他棱角分明的轮廓,精致的五官,充满文艺气息又不乏阳刚之美。
姜妩手心托着脸颊,歪头看着,心里感叹连连。
这个暴君,除了脾气不好,嗜杀了些,其实对百姓们还是很在意的。
瞧瞧这两天,为了百姓们,又是牺牲名声配合自己,又是亲自下地。
倒是比史书上那些沽名钓誉的帝王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