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深夜求见

作者:宅博士|发布时间:2025-01-12 23:30|字数:2030

  胡惟庸深夜求见朱元璋。

  正在灯下批阅奏折的朱元璋,听到内侍回报,头也没抬,说道:“不见,叫他在外边跪着吧。”

  “是。”

  内侍答应了一声,转声走了出去。

  夏天的夜里,乾清宫外边的走廊下边,不时有蚊子飞过,嗡嗡叫着,将胡惟庸叮得满头包。

  内侍们虽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明令,可是,他们善于窥伺上意,并没有一个人上前来为胡惟庸驱蚊子。

  哪怕,他们手中拿着拂尘。

  胡惟庸端端正正跪着,被蚊子叮咬得心烦意乱,却几乎动也不敢动,就连举手驱蚊,也得小心翼翼,唯恐惊动了宫中的朱元璋。

  跪在外边,透过窗子看到灯下正在端坐,用心批阅奏折的朱元璋身影,胡惟庸不由得想到了,他第一次见到朱元璋的情景。

  那个时候,他与朱元璋都还年轻,胸中有着万丈抱负,想在乱世之中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惊天伟业来。

  听闻胡惟庸前来相投,求贤若渴的朱元璋几乎是倒履相迎。

  两人见面之后,相谈甚欢。说到天下之势,他们更是英雄所见略同。

  朱元璋执着胡惟庸的手,爽朗笑道:“君来相投,何愁大事不成。”

  言犹在耳,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般,可现在他们两人皆已是须发苍然。一个已贵为天子,一个则身为丞相,皆是富贵无比。

  只是,两人已无法再像往日那般,坐在一起,心无隔阂畅聊了。而今,朱元璋愿意留他一条性命,已是念在他往日劳苦功高的份上,对他的格外恩典。

  胡惟庸长长叹了一口气。

  或许是他的这一声叹息,被朱元璋听到了。只听得从屋子之中传来一个声音:“叫胡惟庸进来见朕。”

  胡惟庸听到这句话,赶紧跪得更加端正了。

  内侍小跑着来到廊下,说道:“万岁召见,请丞相随奴婢来。”

  说罢,他就上前来搀扶胡惟庸。

  跪得太久了,胡惟庸两个膝盖已有些发麻。在小内侍的搀扶之下,他好不容易站了起来。

  来到屋中,胡惟庸重新跪下,重重叩头,朗声禀道:“臣胡惟庸,前来见驾。”

  朱元璋将手中的朱笔掷下,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在地下跪着的胡惟庸,闷闷地说了一句:“你来见朕,意欲何为?”

  很显然,朱元璋的心情不好。

  他的心情不可能好得了。他已明明放了胡惟庸一马,任由他在朝堂之上摸鱼混日子,薪俸照发,官职照旧。

  可胡惟庸倒好,为了区区十几万两银子,暗中与居心叵测的奸商勾结,出卖朝廷内部信息。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元璋此刻,难免杀心顿起。

  只不过,胡惟庸现在所犯的这个错,与贪财有关,与夺权无关。这是朱元璋之所以现在还愿意见他一面的原因。

  否则,依着朱元璋的性子,早就一纸诏令,命锦衣卫将胡惟庸抄家拿办了。

  胡惟庸也猜到了朱元璋现在的心情,他以首触地道:“臣罪该万死,特来万岁面前领罚。”

  “说说吧,你有何罪,朕为什么罚你。”

  朱元璋像一个捉到了老鼠的老猫一般,语气之中,不乏戏谑之意。

  胡惟庸又道:“臣不该收下巨商蒲元林私赠的银两。”

  “嗯,他送你银子,所为何事?”朱元璋微微点头。

  胡惟庸道:“蒲元林为一闽南富商,家资巨万,号称富可敌国。此人私下里送臣十余万两银子,想叫臣将朝廷内部消息,私下说与他听。臣只是收了银两,并未透露半点消息于他。臣并不愿意与此富商有什么纠葛。此事,万岁可以明查。”

  听到这儿,朱元璋脸上的颜色稍稍有些缓和,说道:“这么说来,你是贪赃而不枉法了?你不愿意与他有私下纠葛,为何又收下他的银两?嗯?”

  这一个“嗯”字,尾音上翘,吓得胡惟庸心头一跳。

  他跪在那儿,老老实实说道:“臣以前曾与此人有过交往,也曾贪图他所赠送的银两,故而算是和他有些交情。臣往日与他交往的信件,皆被他藏了起来,他便以此相挟。故而,臣只能与其虚与委蛇。”

  说到这儿,胡惟庸使劲儿喘了一口气,又说道:“臣而今也想清楚了,自从追随万岁以来,臣方能一展抱负,登上丞相之位。而今,臣所有的一切,皆是万岁所赐。臣愿将全部身家,所有赏赐,全部送于朝廷,从此归于林泉之下,一心向道,为我大明祈福万世太平。”

  胡惟庸现在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说,他想出家修道去了,到山里独自一个人,再不过问世事。

  至于说万贯家财,连片宅院,万亩土园,所有的一切,他全部捐出来,一分不留。

  胡惟庸这个做法,说实白了,其实就是破财免灾。

  朱元璋也知道他这个意思。

  其实,朱元璋也并没有想将他处以极刑的想法。这除了有朱元璋念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在的胡惟庸已不再贪恋权柄了。

  纵然他曾是一只老虎,现在,也是一只去了爪牙的老虎,伤不了人,害了不命,只能充当一个吉祥物,任由众人围观罢了。

  听胡惟庸说,他想去修道,朱元璋有意成全他。不过,转念一想,老朱觉得,现在还不能放胡惟庸离开。

  “朕已知你心意,你勿须忧虑。现在,朕还有一事,须由你来完成,你可愿意?”

  “万岁但有所遣,臣便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胡惟庸重重叩了一个头,说道。

  朱元璋道:“那蒲元林现在何处?你将此人拿住,交于朝廷治罪。此后,你便可安心去深山之中修道了。”

  “臣遵命。”胡惟庸说道。

  离开了乾清宫之后,胡惟庸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他本来已做好了被朱元璋当庭杖毙的准备,没想到,朱元璋还肯放他一马。

  他很清楚,这是他愿意交出一切,并且还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命保住了,接下来,就得张网捕捉蒲元林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