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也觉得,叫白辰去战场上冒险保护朱樉,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这个事儿和人家白辰有什么关系?若不是他这个二弟平时犯浑,喜欢做些荒唐的事情,他父皇又哪里会来这么一出?
“唉!”
朱标深深叹了一口气,拱了拱手说道:“但愿父皇派去的朝中老将,能用心辅佐二弟,早日将东南边患消弥。方才之话,是我唐突了,还请见谅。”
朱标这个人,气度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堂堂太子,说了句有些过分的话,马上就道歉,也难怪朝野上下,都对他颇有好感。
白辰道:“太子手足之情,友于之谊,令人感动。我若能助,岂敢相辞?此事,须待我慢慢筹划。”
这个话说到这儿,也基本上就算结束了。
朱标没有难为白辰的心思,因为这个事情,压根就跟白辰无关。白辰也没有想着一定得去替朱樉扛事,因为他和朱樉,真没到那个份上。
两人又随便聊了几句,便走开,各自做事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白辰将朱樉叫到一边,亲自和他说了这个事情,希望他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朱樉倒是没有朱标那么多的忧虑,而是显得很兴奋,满面红光的,两眼发亮,叫道:“好,父皇深知吾心。大丈夫当纵横天下,平定乾坤。区区东南边患,数个匪寇,小将军我手到擒来。白兄,你就等着听我的捷报吧,哈哈哈。”
朱樉伸手在白辰肩膀之上拍了拍,显得志满意得,好像他已立下了不世功勋,已然从战场之上得胜而还了。
白辰在心中暗道:所谓少不更事,恐怕说的就是眼下这个情况吧。
若是朱樉上了战场之后,亲自感受到血肉横飞的残酷,瞧见尸横遍野的场景,估计着,他就不会像现在笑得这么轻松了。
白辰也拍了拍朱樉的肩膀,说道:“殿下保重,安等捷讯。”
晚上回府的时候,和姚广孝一起下围棋,白辰又想到了这个事情,不免有些走神。
老姚眼皮一挑,察觉到了白辰的表情变化,将棋子一掷,说道:“今日大人心神不宁,想来,是为东南边患之事忧心?”
“神哪。”
白辰不由得暗道。
这老姚难道会他心通之术不成?不然,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
“姚兄,你今日可曾占卜?东南之患,内情若何?”说着话,白辰也将棋子放下了。
姚广孝盘着腿坐好,看着东南方向,和白辰说道:“患在东南生,而匪自东北来,内外勾结,欲演欲烈。此患若想平定,说易也易,也难也难。”
这是什么话?这种车辘轳一般的废话,不是白辰想听到的。
他想了一下,问道:“不知姚兄所说,匪自东北来,这是何意?难道说,东北塞外方向,北元又想南下打草谷?还是说,辽东有变?这难与易之辨,又有何深意?”
姚广孝说道:“日出扶桑,其下有邦,南北分裂,武人遭殃。漂洋过海,劫掠嚣张。方氏虽灭,死灰复扬。内外勾结,祸乱海疆。”
“那个,姚兄,能不能……”
白辰咽了一下口水,将“说人话”这三个字和口水一起咽了下去,改口道:“说得通俗些?这哑谜着实不好猜。”
姚广教微微一笑,说道:“大人甚是聪明,而且受仙人所教,当知海外亦有一国,名曰扶桑……”
他刚说到这,白辰一拍脑袋,叫道:“哎呀,我怎么把它给忘了?那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那什么国家。对,没错了,就是它,倭国。”
明朝洪武初期,为了防范北元,朱元璋将重兵放在了北方,从而有些忽略了东南沿海一带的防务。
而就在此时,倭国内部也在打仗,分成了南北两朝。一些在战争之中因失败而不得志的武士,便乘着船漂洋过海,想在海外寻个安身立命之处。
他们在东南沿海一带上岸,劫掠百姓,又与张士诚、方国珍部的残余势力勾结,势力越来越大。一时之间,弄得沿海百姓人人自危。
朱元璋为了防止局势变坏,便实施了严厉的海禁。
白辰记得,好像历史书上是这么写的。
只不过,由于他来到了这个世界,现在的情况,和现实世界之中的历史步伐,好像变得不太一致。
朱元璋现在并没有实行海禁,而是派出了次子朱樉,前去东南平乱。
想清楚了这次东南沿海的匪患因何而起之后,白辰觉得一颗心,好像在瞬间明朗了不少。
不过,姚广孝说,平乱之事,“易也不易,难也不难”,这个话又将从何说起?他有什么好办法不成?
白辰看着姚广孝,拱手道:“请姚兄教我,这平患之事,当用何策?”
姚广孝将盘着的两条腿伸开,站起来之后,背着手踱了几步,然后和白辰说道:“军机变化,瞬息万端,现在我告诉大人用何策以平此患,似有纸上谈兵之嫌。”
咦?这老姚有意思。
不愿纸上谈兵,难道说,他想去军中效力不成?
想到这儿,白辰立刻也站了起来,说道:“姚兄,实不相瞒,今日我已见过皇上了,不日之内,他就将派秦王殿下前去东南沿海,领军平乱。现在,秦王殿下身边乏人相助,而姚兄你文韬武略,人所不及,能否相助秦王殿下,前去平乱?”
说罢,白辰眼巴巴看着姚广孝。
有老姚去帮着朱樉,那肯定错不了。若是他肯答应此事,自己在太子朱标那儿,也算是有个交待了。
别瞧着姚广孝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其实现在,他内心之中,对此事也热衷得很。
对朱樉来说,上战场可能是一个考验和煎熬,对姚广孝而言,这却是一个他求之不得的好机会。
若是能够跟着朱樉一起上战场,他这一身才华,万丈雄心,总算能有个地方好好发挥一番了。
“此事,纵然贫僧有意,可惜君王无心呀。区区一个僧人,又何由得到万岁垂青?”姚广孝说道。
白辰立刻接口:“你放心,姚兄,这个事儿有我呢。你想去?这好办,我和万岁一说,此事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