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郭志江|发布时间:2024-05-15 14:14|字数:2558

  欧阳斗这人很挑剔,平常不与官员来往。他之所以应邀来中京,主要看好江市长不是政客,是个有情怀想干事的人。

  两人相见,没有过多地寒暄,一杯清茶,然后直奔主题。

  “欧阳先生,中国改革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但好像越改问题越多,许多人因改革触及个人利益而怨声载道。如今中国网民已突破一亿,网上鱼龙混杂,不满情绪甚嚣尘上,说啥的都有。地方官员的很大精力,都用在化解群众的不良反应上来了,最挠头的就是越来越多的群众上访。”江一铭道出了他最关注的问题。

  “你一点儿没变,看问题依然这么尖锐。”欧阳斗说道,“这种现象是典型的改革焦虑症。改革改的什么?是体制和机制,在制度的变革中必然形成新的利益集团。有人沾光,就有人吃亏。帕累托改进的要旨,就是使至少一个人受益,而没有他人受损。改革是个非帕累托改进,只要改革就不可能没人受损,所以,有人骂娘是很正常的。比如前几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吃亏最大的是你们这些高官。本来不花钱就能住大房子,房改后这个红利没了,这些人心里肯定不平衡。正因为有许多的不满意,无法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因此改革肯定会继续下去,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难停下来。”

  “这就是常说的用改革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当前城乡发展矛盾不断显现,一方面城市快速扩张,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农村依旧破破烂烂,农民收入增长放缓,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比如治安混乱、犯罪人群增加,还有城市急速膨胀的大城市病,带来的诸如交通、环境、医疗、上学和就业等问题,应该都跟农村发展慢和农民收入上不去有直接关系。”江一铭说道。

  欧阳斗点点头,表示赞同:“城乡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加快工业发展。在这个阶段,农业和农民对国家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国家用低价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又把城市的工业品高价供给农民,这个差价全部用来发展城市工业了。这个过程的本身没有错,要说有问题,就是经过了几十年发展,当城市工业发展起来之后,没有有效地反哺农村和农民。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延缓中国现代化进程。”

  欧阳斗继续说道:“从国家政策导向上看,加快城市建设,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实现身份转换,不断减少农民数量,这已成定局。这也是不少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可我觉得,这条路对中国不是最好。中国人口太多了,耕地却有限,转移一亿农民的代价究竟有多大,你算过没有?如果从住房、交通、就业、就医、教育等许多方面提供基本保障,需要的钱是个天文数字。这还不包括城市急剧膨胀带来的治安、环境等问题需要付出的代价。最好的办法是两条腿走路,向城市转移农民这条路不能丢;另外一条路,就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农村基础和公共设施搞上去,把农村经济组织组建好,让农民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在村里也能过上好日子。”

  “城市和工业反哺农村和农业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简单地补贴,必须培育农村和农业组织的造血功能,增强农村和农民自我发展的功能。”江一铭说道,“一些农民进城后并不开心,与城市格格不入,城市本能的对农民的排斥,让有些进了城的农民过得很不开心。”

  “补偿能消除改革中部分的利益冲突,减少改革的阻力,但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许多利益冲突是无法通过补偿来消除的。必须找到让农村和农民自我发展的路径,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这才是根本。所以说,改革最关键的问题是增量,有了增量,就会出现新体制,并逐步取代旧体制。眼下最重要的还不是把旧的东西改掉,而是尽快建立新体制,发展新要素。”

  欧阳斗这番话让江一铭茅塞顿开。这些年来,人们忙于铲除旧体制,新体制的构建却没跟上,导致问题丛生,摁倒葫芦起了瓢,他终于明白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产生的症结和根源了。

  他把中京市农口几个部门和农业农村的现状,向欧阳斗做了简要介绍。欧阳斗笑笑说道:“各地情况都差不多,目前党委和政府都有农业农村管理部门,政府农口各部门又分得很细,各管一块儿。这种管理体制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公共权力太多,该放的没放,各部门也不愿意放,放了就没有权,没事干,也无利可图了。以公权谋公利是政府的职责,以私权谋私利,是私人和私人企业的本能。而以公权谋私利就是腐败了。二是部门之间内耗和掣肘太多,行政效率太低。和尚多了反倒没水喝,有利可图、好干的事儿大家都争着干,出了问题又相互推卸责任。你听说了吗?前些日子某省出台农业法规性文件,结果好几个厅局都争管辖权。你以为他们争着为农民服务吗?他们是在为本部门争利益。省里尚且如此,到了市里和市县就更不用说了。问题摆在明面,下来怎么做就是你们官员的事了。”

  “合并机构,实行大农业体制,简政放权。”江一铭脱口而出,“欧阳先生,你对体制内研究这么透彻,不在体制内干,实在太可惜了。”

  “我若在体制内干,就不会有这些见解了,即便是有,能随便乱说吗?”欧阳斗笑着说道。

  江一铭点点头会心地笑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有个建议,你做中京市的经济顾问怎样?市政府顾问中,党外的专家好几个呢。这事儿不大,我跟市长沟通一下就成,以后还有许多问题要向你求教。”

  欧阳斗摆摆手说道:“算了吧,我这人毛病多,说话不招人待见。再说了,我也不想看别人眼色说话,咱们这种私人交往,在一起聊放得开。你大概也听说了,我不喜欢抛头露面。”

  江一铭没再强求,看看手表已经快两点了,说道:“光顾聊了,饭点儿也过了,我们去楼下吃点儿自助餐。”

  “不麻烦了,中原春江集团的吴总不知从谁那儿打听到我到了中京,他就在楼下等着,说有事儿想聊聊。他挺着急,估计也没吃饭,我跟他走,你忙你的。”说完欧阳斗站起身,与江一铭握手道别。

  送走欧阳斗,江一铭叫周大海拿来两根黄瓜和几个西红柿,在卫生间洗了洗,吃了几口,驱车赶往中京大会堂。

  下午,全市工商联年会开得很热烈,特别是几个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老总的发言非常精彩,让在座的代表都感到了民营经济的春天来了,而且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刚散会,市政府办公厅二处处长陆易跟在周大海屁股后面,神色慌张地来到江一铭近前。陆易低声说道:“江市长,董市长找您,打您手机您没接,就让我过来了,说有急事儿商量,已经安排李副市长替您陪北京的领导了。”江一铭赶紧看手机,可不是吗,一长溜都是董方明和他秘书打进来的。他没再多问,肯定有急事儿。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