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充值、订阅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客服帮助您解决。客服QQ。

正文 第6章 家庭理财常识篇

作者:王小波|发布时间:2023-12-11 17:43|字数:11742

  一、用时间换金钱,用金钱换时间

  理财关键词:机会成本

  理财关键点:要学会用时间换金钱,更要学会用金钱换时间

  小明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一所知名高校,但是他看到身边一些特别有能力的同学却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了工作,感到很不可思议。于是,他问这些同学为什么选择工作,一位同学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样,我给你算一笔账。"

  很快,这个同学找来了一个小本子,一点一点给小明算了起来:"我考上的那所大学是一个二流本科,而我所学的专业也不是那所学校里的热门专业,这样一来,即使毕业了就业前景也不是很乐观,这是我放弃上大学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上大学就意味着每年要交5000元的学费,4年下来就是20000元,而如果我选择不上大学,凭我的能力找一份月薪在2000元左右的工作根本不是什么难题,这样4年下来我就能赚取96000元,当然,我算的这些钱并没有将衣食住行算进去,因为无论我上不上大学,这项支出都是必需的。这样算来,我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高达116000元,这个数字实在是太高了,这是我放弃上大学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以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所学的专业如果在我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月薪3500元的工作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这样一来,我需要3年多一点的时间才能赚回我的机会成本,而如果我选择工作,4年以后我的月薪肯定也超过了3500元,如此算来,放弃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

  听了同学的话,小明对他的超前思维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萌生了放弃进大学深造的想法。

  这位同学听了连连摇头,并语重心长地说:"你的录取院校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院校,你所学的专业无论是在这所学校还是在社会发展趋势中都是支柱专业,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这样,4年后你大学毕业时在北京找到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易如反掌。

  假设你的机会成本和我一样也是116000元,那么你只需两年的时间就能赚回你上大学的本钱,并在10年后赚到50万元的资产。而如果你不上大学,顶多和我一样,4年后赚取96000元,即使以后涨了工资提高了待遇,10年后顶多赚取50万的资产,但是社会地位却远远不及高学历的人,这样算来,你上大学才是明智的选择。"

  小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高高兴兴到北京上大学去了。

  这个故事可以说将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得以用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眼光来看待目前逐渐普及的上大学现象。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指你在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因此机会成本也称之为"选择成本"。

  简单来讲,机会成本是你为了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能获得的利益。你选择花钱上大学,就等于放弃了工作赚钱的机会,因此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你工作赚取的薪水与你上大学的花销之和。

  你选择在周末看电影而不是打零工,那么你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是电影票钱与你打零工挣得的工钱之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多少要有一些财务知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财商"。

  我们在家庭理财中应该注重考虑机会成本的因素,算一算是排很长的队买打折商品合算,还是买不打折商品省下时间做其他事情合算?是自己在家里慢条斯理地做饭合算,还是去吃快餐合算?是将钱存到银行吃利息合算,还是购买债券合算?

  如此一算,我们就会将家庭理财规划得头头是道,让我们的家庭理财计划不仅实用还能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机会成本中存在一种时间成本。"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同样也适用于家庭理财。

  让时间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例如,家庭投资就应该多多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资金的闲置,能当时存入银行的不要等到明天,能本月购买的债券不拖至下月,力求使货币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因为货币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值的,也就是说你存款时间越长、购买债券越早,就越能获取更多的价值。

  另外,现在有很多人都只顾眼前的利益或只投资于自己感兴趣、熟悉的项目,而放任其他更稳定、更高收益的商机流失,这种行为其实是在增加投资的机会成本。

  因为你选择了某一项目的投资,就相应失去了投资其他项目的机会,而你选择的项目如果并不能给你带来丰厚的利润,那么就等于增加了你的机会成本。

  因此,我们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对可选择项目的潜在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实现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我们在家庭理财规划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因素,不仅要学会用时间换金钱,更要学会用金钱换时间。

  当我们投资于某一项目时,我们一定要算一算,如果我投资另一个项目的话,我的收益是多少?如果这个项目亏损的话,我的机会成本将增加多少?

  当我们在挥霍宝贵的时间或者是用大把的时间换一点没多大价值的积分、赠品的时候,我们应该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收益?我们获取的价值到底能不能弥补我们的亏损?

  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理财关键词:比较优势

  理财关键点:扬长避短,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之路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对军事、历史、国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反,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却是"死不开窍",以至于在一次考试中,毛泽东的国文得了第一名,而数学却得了倒数第一名……面对偏科如此严重的事实,毛泽东也曾很努力、很刻苦、很勤奋地学习这些理工科课程,但最后收效甚微,不仅耽误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还让历史、军事、政治和国文等原本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落千丈。

  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冷静思考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为自己的确不是学习数理化的材料,与其下苦功去钻研这些弱势学科,倒不如集中精力用大量的时间研读国文、历史和军事等自己感兴趣的学科。

  毛泽东历来都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他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应该做什么。

  因此,在后来的日子里,毛泽东不再强迫自己钻研数理化了,而是用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中外军事历史,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

  在此基础上,他还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现状分析的不朽著作,并最终用他广博的知识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解放了全中国,成就了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

  试想,如果毛泽东当初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势特长,仍然是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放在苦钻数理化上,他还能有精力研究那些军事和历史吗?还能成为受人敬仰的一代领袖吗?这种优势特长在经济学上就称之为"比较优势"。

  在经济学上,比较优势主要是用来衡量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即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就具有比较优势。

  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否则一个人就会在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人将在另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那么,如何才能把财理好?通过什么手段才能达到"以钱生钱"的目的呢?怎样发挥自己理财方面的比较优势,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这需要我们从以下三点入手,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家庭理财的具体规划结合在一起。

  首先,要明确家庭中每一个人的比较优势,并运用比较优势让理财收益最大化。例如,夫妻两人,丈夫比妻子会理财,而且具有妻子没有的写作能力。

  可见,丈夫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绝对优势。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家庭一定要让丈夫来理财呢?乍一看没有问题,但仔细一想,这个推理不能成立。

  在既定条件下,如果丈夫来理财,必将减少写作方面的收益,而妻子则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如果丈夫来写作,能力稍逊的妻子则可以来专心理财。

  前后比较,后者的家庭总收益显然大很多。

  因此,为了家庭的总体利益,丈夫最好是忍痛割爱,将炒股、养"基"的任务交给妻子。也就是说,在这个家庭中,丈夫的比较优势是写作,妻子的比较优势是理财。

  所以,两者应根据比较优势建立分工合作关系,创造最合意的家庭收入。

  由此可见,掌握家庭成员的比较优势对于理财效益最大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发挥出每个人的比较优势,不要局限在理财一个方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也会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同样,在家庭理财方面,有些人是专家,有些人虽然不是专家,却对理财比较感兴趣,并且一点就通,但是也有一些人,对于理财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对此,与其让其煞费苦心地去学习理财知识,还不如允许他另辟蹊径,通过别的方式发财致富,也许同样能赚个盆满钵满。

  因此,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在理财方面不如别人,或者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财方面的脑细胞,那么我们就要重新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致富之路,而不能自怨自艾,垂头丧气。

  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理财不适合我们,总有其他致富途径适合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运用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照样能够结出累累硕果。

  最后,家庭理财一定要权衡利弊得失,用比较优势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致富路。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都难以兼得,必须做出一定的权衡和取舍。

  例如,有的人工作之余,喜好写作,并能凭此获得稳定的收入来补贴家用。

  这些人在投入炒股、养"基"之前,就要比较一下写作与炒股之间的收益。

  那些为了炒股而辞职的人,更应该想清楚,风云变幻的股市能否像正常的工作一样,保证自己旱涝保收、衣食无忧。

  一言以蔽之,在理财致富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清晰地知道哪条路最适合自己走。

  三、物价是涨还是跌

  理财关键词:CPI

  理财关键点: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女士突然觉得,以前喜欢讨论时装、化妆品的女孩们也常常会说,上个月的CPI何时出来?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英文缩写),是按照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告诉人们,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T=(P1-P0)/P0,式子中T为1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1和P0分别表示1时期和0时期的价格水平。

  如果用上面介绍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假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从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么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就为T=(112-100)/100×100%=12%,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为12%,表现为物价上涨12%。

  如若在过去12个月,消费价格指数上升3%,那就代表,你的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3%。这也意味着,你的钱不如以前值钱了。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正是朝着这样一个目标,以前习惯存定期的人们,纷纷为跑赢CPI开始理财。

  如果说,是股市的价值洼地吸引亿万股民入市,是基金的蝴蝶效应带领基民养"基",那么,CPI上涨则成为剩余市民理财意识觉醒的助推器。

  既然跑赢刘翔难于登天,那么就选择跑赢CPI吧,至少轻松点。但忙着理了一年财的人们会发现,跑赢CPI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理财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习一定的理财知识,不跟风、不听信传言。只要对家庭财务进行合理规划,跑赢CPI应该不是难事。

  四、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理财关键词:通货膨胀

  理财关键点:如何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有一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东西,看见一个筐里边装满了钱,他把钱倒了出来,只把筐拿走了。当时的德国,货币贬值到了在今天看来几乎无法相信的程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德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战争本来就已经使德国经济凋零,但战胜国又强加给它极为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使德国负担巨额的赔款。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1923年还被法国、比利时军队占领,可谓雪上加霜。

  德国政府无奈,只能日夜赶印钞票,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由此,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

  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起来了:一份报纸的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

  在这样巨大的经济危机之中,德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苦难。没有工作、没有粮食,走投无路。德国人民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对本国政府极为不满,德国各地,斗争、骚乱不断发生,德国处于严重的动荡之中。

  从这场经济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度的钞票发行量所造成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这次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比如说: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

  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当物价上涨,手中的钱越来越不经花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理财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辛勤工作积累的财富继续保值增值呢?

  首先,对于年轻人来说,开源节流是保证他们的财产在通胀时期保值增值的最佳理财策略。

  年轻人由于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经济一般都不是很宽裕,甚至有些人还要依靠父母才能维持生计。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勤俭节约、减少开支仍然是他们理财规划中首当其冲的一项任务。但是,如果他们能在减少支出的情况下用闲置资金进行一些适当的投资,将能从根本上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那么,选择什么投资产品才最适合这类人群呢?

  众所周知,在众多投资产品中,基金具有流动性强、风险性低、收益性高、管理专业等特征,因此,对于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年轻人来说,基金的定投是这类人群投资理财的首要选择。

  一方面,投资基金可以加速年轻人的财富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跑赢CPI。当然在具体品种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在股票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等类型上作选择,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可以在配置比例上多购买一些股票型基金;

  反之,则增加平衡型基金等其他基金。

  其次,对于那些已经成家、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中年人来说,适当考虑将闲置资金投入到资本市场,减少银行存款、国债等理财产品所占的比例,将成为他们应对通货膨胀、让财产保值增值的最佳理财方式。

  一般来说,投资股票是一种职业行为,投资基金则是一种生活方式,长期持有优质的基金和股票一方面可以避免因错过上涨而减少收益,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富被通胀侵蚀的风险。

  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最适合中年人的理财方法是投资资本市场。

  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市场的通胀率一般为5%到6%,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理财的目标收益率就必须高于这个比例,而股票、基金、房地产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往往高达20%,甚至100%,这就意味着这些经济能力较好的中年人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到这个有着高收益的资本市场中来。

  但是,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因此不能将所有资金都投入进去,而应该将投资比例控制在总资产的40%到50%之间。

  对于债券类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投资比例也应控制在30%到40%之间,剩余的部分资金,可留作流动资金。

  当然,对于那些少数特别富裕的中年人来说,投资房地产也是一项迅速积累财富的捷径,但要注意的是,投资房地产要注意控制家庭负债率,将其控制在30%到50%之间。

  最后,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过去我们一直常说要以保守的理财方式为主,但是要想在通货膨胀时期让财富保值,就需要改变一下老年人传统的理财思路,用一种较为"激进"的理财方式平稳渡过通胀危机。

  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虽然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是最适合的投资理财产品,但是非常时期就必须采取非常策略,要想让自己的资金不缩水,就必须在通胀时期适当投资一些股票或者基金。

  但是,老年人要注意的是,投资股票和基金并不是为了赚取太多的利润,而是为了抵消通胀给资金造成的缩水,因此,不要选择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只要投资产品的收益率略高于通胀率就可以了。

  此外,除了传统的银行存款、债券等理财产品,老年人还可以投资一些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例如项目信托产品,收益性和安全性都很好。

  另外,专家还提醒这些老年人,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弄懂这些产品的属性,做到有备而来,万无一失。

  如此看来,通货膨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通胀时期束手无策,让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资产白白流失。

  因此,只要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我们照样能在通胀时期赚取丰厚的利润。

  五、辨别虚假繁荣背后的泡沫

  理财关键词:泡沫经济

  理财关键点:不让"泡沫"给自己带来过大的损失

  西方谚语说:"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股票市场和土地市场热得发狂。

  从1985年底到1989年底的4年里,日本股票总市值涨了3倍。土地价格也是接连翻番,到1990年,日本土地总市值是美国土地总市值的5倍,而美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

  两个市场不断上演着一夜暴富的神话,眼红的人们不断涌进市场,许多企业也无心做实业,纷纷干起了炒股和炒地的行当--全社会都为之疯狂。

  灾难与幸福是如此靠近。正当人们还在陶醉之时,从1990年开始,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像自由落体一般往下猛掉,许多人的财富转眼间就成了过眼云烟,上万家企业迅速关门倒闭。

  两个市场的暴跌带来数千亿美元的坏账,仅1995年1月至11月就有36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倒闭,当年爆发了剧烈的挤兑风潮。

  极度的市场繁荣轰然崩塌,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泡沫经济"。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完全是在苦苦挣扎中度过的,不少日本人哀叹那是"失去的10年"。

  泡沫经济指的是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最近两年,都在通过宏观调控限制商品房的价格上涨,而且还出台了很多关于房地产的政策,限制房地产开发,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就是国家为了防止房地产领域投资过热造成房地产投资泡沫。那么什么是房地产投资泡沫呢?

  就是在房地产领域投资的增长率应该和消费水平的增长率差不多,应该是供求平衡的,但是现在的房地产的投资增长过快,房屋销售困难,造成了还款困难,这样有可能形成金融危机,形成经济泡沫。

  日本"失去的10年"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泡沫经济的危害,但是,仍有一些人认为这是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所决定的,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其实,这是一种很错误的观点,因为对于那些准备买房置地和炒股炒汇的家庭来说,泡沫经济与他们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并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因此,家庭理财绝不能忽视外围的经济环境,而要与社会的经济形势相适应,并通过分析市场经济趋势尽可能不让泡沫经济给自己带来过大的损失。

  首先,买房置地时一定要善于识别房托和炒房团的骗局。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在楼房开盘的现场时常活跃着这样两种人,一种是专业为新开盘楼盘"烘盘的托儿",另一种是专业倒号的贩子。

  与专业炒房团相比,这两种人的出现往往会蒙蔽消费者的眼睛,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警惕房地产市场中的虚假行为。

  其次,选择股票一定要慎重。

  我们在投资股市的时候,一定要对那些飞速上涨,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股票斟酌清楚后再购买,因为"暴涨必暴跌",越是这样一路飘红的股票就越可能存在着严重的虚假繁荣,弄不好就可能被套牢。

  因此,在选择股票的时候不要盲目轻信股评和专家预测,更不能跟风购买随波逐流,而是应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预测股票的未来走势,并对照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来分析股票的前景,只有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泡沫经济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六、利多还是弊多

  理财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理财关键点:人民币升值就像一把双刃剑

  人民币升值是指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包括对内升值和对外升值,对内升值是指人民币货币购买力的增强;对外升值就是指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即人民币汇率升高。

  从2003年至今,人民币连年升值。老百姓只听说:"人民币又升值了。""美元兑人民币跌破8元大关,跌破79、78……"越来越频繁的升值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到底是利还是弊呢?

  1人民币升值之利

  (1)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

  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这样老百姓如果出国旅游的话,同以前一样的旅费,就可以游玩更多的景点,享受更好的待遇,买更多的海外礼品。留学生家长的日子舒坦了,同样多的人民币可换取更多的美元了。这就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2)减轻中国外债压力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以等量的人民币可以偿还更多的外汇贷款,减轻负担。

  而杨女士,则选择去银行将自己2万美元的存款兑换成了人民币。"这是理财师给我的建议,预期人民币兑美元还会升值,我的美元存款放着还会'亏',还不如换成人民币去理财。"

  (3)有利于进口产业的发展

  人民币升值了,国内经营进口商品的企业就能以等量的人民币进口更多的国外商品,降低了进口成本,老百姓也就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外国商品。

  2人民币升值之弊

  人民币升值了,国外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冲击国内商品市场,会造成本国产品的滞销,影响到销售国产商品的商家的利润。

  人民币升值,使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提高,不利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就是说国内出口型企业的产品出口受阻。

  如果这些企业没有在产品的质量、包装、成本等方面下苦功的话,会造成一些企业减产,导致雇用的工人减少,使失业的人员增加。

  人民币升值了,外商在国内投资的费用就会增加,不利于外资的引进,这样老百姓的就业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于留学生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件减负的好事。但是对于中国众多出口型企业来说,却是一颗压在心头越来越重的石头。据说,不少国际定价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做得越多,亏得越多。

  总的说来,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中国进口。

  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4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7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8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

  9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10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2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3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损害。

  4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出口型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5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所以说,人民币升值就像一把双刃剑。

  七、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理财关键词:价值悖论

  理财关键点: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一天,穷人上了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被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以幸免于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品,该换回多少宝贝!"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

  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它居然是穷人用过的那只旧木碗!

  故事中,穷人和富翁之所以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局,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岛上的酋长对于"最珍贵的东西"这个概念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理解。

  在他看来,珍珠、宝石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而那只旧木碗则是最珍贵的宝物。

  因此,当富翁用山珍海味款待了他们之后,他们才会将"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富翁,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里的珍珠、宝石和木碗的价值逆差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价值悖论",用于特指某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大,却很廉价,而另一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不大,却很昂贵的一种特殊现象。

  对于"价值悖论"的概念,早在200多年前,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提到过,他说:"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换句话说,为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几乎没有价值,而只能用作装饰的钻石却索取高昂的价格?"这就是著名的"钻石与水悖论"。如果用我们今天的经济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其实并不是很难。

  我们知道,一种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市场上这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量的关系,也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均衡价格。

  当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很大的时候,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将在一个很低的均衡价格上相交,这就是该商品的市场价格。

  比如说水,水虽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商品,但它同时也是地球上最为普遍、最为丰盈的一种资源,供给量相当庞大,因此,水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在很低的价格水平上,这就造成了水的价格低廉。

  相反,如果该商品是钻石、珠宝等对人们生活需求不是很大的稀缺资源,那么它的供给量就会很少,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将在很高的位置上相交,这就决定了这些稀缺资源的高价位。

  通俗地讲,就是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见得少了,什么东西不容易得到,那么什么东西就会拥有高价位,这就是价值悖论的根本原因。

  那么,价值悖论和理财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理财包括生产、消费、投资等多个方面,而价值悖论原理在家庭理财中的运用就是针对消费方面来说的,具体而言,就是针对"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一消费行为而言的。

  第一,不要什么东西都在专卖店里买。专卖店里的东西一般来说总是比大型商场或超市里的东西要贵很多,因此,我们要有选择地在专卖店里买东西。

  对于一些工作应酬必须穿的高档服装或是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来说,最好是去专卖店里选购。因为专卖店里的商品一般来讲都有很好的货源和质量信誉保证,因此在售后服务方面会比商场和超市要好一些。

  但是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用品,比如运动鞋、居家服装等就没有必要非要到专卖店里选购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第二,选购电器不要盲目追求最新款。很多商家都会在你选购家电的时候向你推荐一些最新款式或最优配置的商品,这些拥有最新性能的商品由于刚刚上市,往往价格都比其他商品高出许多。这时候就需要消费者对自己的实际需求作一个初步的评估,切不可不顾自己的实际需要盲目追求最新款。

  尤其是在选购电脑上,除非你是一位专业制图人员或者专业分析软件的行家,否则不要一味地在电脑上追求最新配置。

  因为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简直太快了,或许你今天买的电脑是最优配置,但是明天就会有更新配置的电脑出现在市场上,消费者的步伐是永远赶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的。

  因此,我们在选购电子产品或者家电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我们的,而不是最贵、最好的。

  第三,特别是女性,在选购化妆品上要结合自身的肤质、肤色和脸形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不要盲目追求高档产品。

  爱美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尤其是女人,似乎天生对美丽有着乐此不疲的追求,于是带动了整个化妆品行业的风起云涌。

  但是,女性朋友们在选购化妆品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神化高档化妆品的功效,而应该先对自己的肤质、肤色、脸形进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化妆品,确保物尽其用。

  比如,护手霜有很多种,价位也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但如果你仅仅是想让自己的玉手在冬天仍保持滋润白嫩而不至于干裂,完全可以选择几元一瓶的甘油或者更便宜的雪花膏,根本没必要买几百元的高档产品。

  第四,购置房产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面积。拥有一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是现在很多人的梦想,尤其是对于那些初涉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更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在购房时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房子越大越好。

  其实,这是一种虚荣的表现,更是家庭理财中的大忌。以一个标准的3口之家为例,选择一套7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住宅就已经足够用了,如果按照每平方米5000元的均价计算需要35万,但如果他们选购的是一套120平方米的住宅,就将多花25万,这还不包括装修费用、物业费用、取暖费用和打扫房间的时间成本,况且,由于人少,房间并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在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买最适合自己的房产。

  只要我们时刻将自己的实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恪守"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的原则,我们就一定能够让财富发挥出最佳的功效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